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传承》2013,(11):20
韦一平,广西天峨人,壮族。1923年秋天,他离开家乡,到广东的三水县参加农民革命运动。1924年5月,他在三水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派到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5年入国民革命军,后调到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起义,曾在海陆丰根据地担  相似文献   
32.
1926年9月,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北伐战争胜利推进到武汉。这时,北伐军面临着一个严峻问题:倘若继续北上,东有以孙传芳为首的军阀拥兵20万,西有军阀吴佩孚的部属杨森部2万扼守万县沿长江一带,左右两翼对北伐军都不利。且蒋介石执掌北伐军  相似文献   
33.
沈克尼 《共产党人》2009,(15):18-19
韩练成(1908~1984),曾用名韩圭璋,宁夏固原人,1925年参加西北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后任国民党军第16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中将军衔,积极参加抗日战争。1948年脱离国民党军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4.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的塾师家庭。1915年底,他投入湘军,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曾担任过排长、连长等职务。1926年夏,随部编入国民革命第八军第一师第三团,并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城战斗中,黄公略身先士卒,率部首先  相似文献   
35.
陈东 《党史文苑》2009,(2):26-29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的塾师家庭。1915年底,他投入湘军,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曾担任过排长、连长等职务。1926年夏,随部编入国民革命第八军第一师第三团,并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城战斗中,黄公略身先士卒,率部首先攻上宾阳门城头。受到上级的通令嘉奖。  相似文献   
36.
郭化若,1904年8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黄埔军校第四期炮科学生。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赴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1929年回国到上海,被中共中央派到闽西根据地。  相似文献   
37.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军校建立之初,积极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支援群众运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  相似文献   
38.
《黄埔》2020,(2):93-93
《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20世纪初由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为完成孙中山先生遗愿、以讨伐北洋军阀为目的、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的国家统一战争。广大黄埔师生是这场革命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驱逐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势力、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本刊特编辑出版增刊《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系统总结黄埔师生在北伐战争中的历史功绩,深刻阐述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9.
胡陈杰是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四川党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1925年,胡陈杰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曾随朱德入川作战,担任郭汝栋部队的政治部主任。1930年,胡陈杰受中央派遣,化名“胡慎己”,进入洪湖苏区,先后担任红军大学校长、新六军参谋长、  相似文献   
40.
1924年.我出生在军阀混战的北京.我的父亲姚继明参加过1926年的北伐战争和1929年的反蒋战争.父亲长年奔波在外.所以六岁之前.我都没有见过父亲.是和母亲一起生活在爷爷家.1929年反蒋战争失败后.父亲回到北平.一家人从北平郊区的姚家坟村搬到了和平门内后细瓦厂的一座二层小楼.从此我们开始了城里人的生活。在绒线胡同小学毕业后.我报考了师大女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