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21.
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目睹香港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深感香港的今天来之不易。自香港十九世纪被英国强占以后,收回香港就成了中国人民的一项历史重任。在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相继收回失败后,新中国的几任领导者殚精竭虑,创造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取得了中英谈判的胜利,制定了具有开创意义的  相似文献   
22.
《黄埔》2020,(3):I0001-I0001
《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20世纪初由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为完成孙中山先生遗愿、以讨伐北洋军阀为目的、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的国家统一战争。广大黄埔师生是这场革命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驱逐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势力、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本刊特编辑出版增刊《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系统总结黄埔师生在北伐战争中的历史功绩,深刻阐述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3.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快速向北推进,北洋军阀直系吴佩孚的20万大军接连遭受沉重打击。当时,北方冯玉祥部改称国民革命军,张作霖的奉军乘机入关,而吴佩孚集团内部刘左龙于阵前起义,大将靳云鹗也逼宫要吴下野。面临如此困境,吴佩孚冥思苦想,决意暂避四川,投奔杨森,恰逢杨森来电相邀,遂带眷属及数千卫队辗转入川。  相似文献   
24.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是继袁世凯之后威权最盛的北洋军阀。1926年,段祺瑞退出政坛后,曾长期寓居天津租界。年近古稀的他为何突然拖着衰病之躯,千里迢迢南下寓居上海呢?原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曰寇鲸吞了我东三省,继而又企图控制华北地区,谋划组织华北傀儡政权。日寇在京津物色合适人物,其中最主要的争取对象之一就是段祺瑞。  相似文献   
25.
李海流 《春秋》2013,(2):46-47
山东枣庄的中兴煤矿是由清朝洋务派领袖李鸿章上疏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所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地方煤矿,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百年中兴,百年沧桑,最早的由官僚、富商和地主合资的"山东峄县中兴矿局"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几经演变,到了清朝末年,商办山东峄县(今属枣庄)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民族工业实行股份制的首创,它的盛衰见证了一段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与周恩来相约“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1926年是血与火交织的年代。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势力都在磨刀霍霍作决战的准备。北洋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孔传芳正在密谋攻打“南北二赤”即广东革命根据地与赞成革命的北方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国革命处于非常严峻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从国共合作的革命大局出发,首先提出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27.
今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0周年。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签  相似文献   
28.
《黄埔》2020,(2):93-93
《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20世纪初由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为完成孙中山先生遗愿、以讨伐北洋军阀为目的、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的国家统一战争。广大黄埔师生是这场革命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驱逐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势力、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本刊特编辑出版增刊《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系统总结黄埔师生在北伐战争中的历史功绩,深刻阐述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9.
丁瑞 《党课》2013,(12):84-88
90年前的6月,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聚集在广州,他们代表420多名党员,召开中闰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代表毛泽东后来在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强调,这次大会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参加国民党,和它合作,建立反对北洋军阀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30.
彭秀良 《乡音》2014,(2):41-43
王士珍,北洋军阀。字聘卿,河北省正定县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随袁士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与冯国璋、段祺瑞同为北洋军骨干,并称"北洋三杰"。后历任统制、提督、陆军部大臣等职。辛亥革命后,任袁世凯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坐办和陆军总长。1917年一度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1928年在北京任治安维持会会长。2013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彭秀良著《王士珍传》一书,书中反映了王士珍丰富多彩的一生,读来饶有趣味。本刊选发几个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