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06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杨靖宇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曾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在狱中,杨靖宇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  相似文献   
152.
张营生  王志 《党史文汇》2010,(12):41-45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福建事变,史称"闽变",又称"十九路军事变"。陈铭枢,作为福建事变的实际领导者,在整个事件的策划、  相似文献   
153.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他积极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强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抗战,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树立了一位杰出民主人士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54.
从我党历史上反“AB团”和“富田事变”的教训入手,看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及法德并济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5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与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和意味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八一五”纪念日不同,“九一八”是国耻纪念日,77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炮击沈阳,同时进攻吉林、黑龙江各个城市,而20万东北军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陆续撤往山海关内。  相似文献   
156.
张许玲 《传承》2008,(18):90-91
从"九·一八"事变前后到全面抗战,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一直在变化着,最终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共同抗日的道路。随着形势的发展,陈诚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军官,蒋介石极度信任的心腹,他的对日态度也有着明显的转变:从警惕到抗争,再到部分附和蒋介石的意见,即作有限度退让,做相当抗战准备。  相似文献   
157.
杜建国 《政策》2008,(1):45-47
●我省圆满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受到中央领导、文化部充分肯定,各省区市代表、参演参展团体、国外及港澳台代表纷纷致函致电高度赞誉 ●我省《家住长江边》、《筑城记》、《十二月等郎》等3台剧目获文华大奖……是历届艺术节参赛剧目最多、获文华大奖最多、获群星奖最多的省份  相似文献   
158.
应变为是侦查员必备的重要素质,又常是侦查员综合素质的最佳体现。它由对事变的发现、感知为,对事变的判断、决策为,应对事变实施力组成;根据不同标准,它划分若干类型;它具备时限性、实效性和受制约性的特征;它受侦查员的信心、决心、预见、准备、知识、经验、注意力、心境、精神状态、体能、应变环境、先前遭受事件以及事变应对难度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9.
袁成亮 《长白学刊》2008,(6):110-112
1936年6月,张学良向中共提出入党申请。中共考虑到“逼蒋抗日”策略方针的落实,考虑到争取整个东北军的计划,考虑到张学良的个人安危,故没有批准张学良的申请,但同时作出了“拟将来许其入党”的决定。尽管这一决定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认可,却使张学良增加了对中共的信任,产生了某种归宿感,为其最终发动西安事变提供了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60.
皖南事变发生后,如何应对苏联关切、避免中苏关系受国共关系牵连是蒋介石面临的重要课题。作出强硬处置的决策前,面对苏方询问,蒋介石推诿搪塞。决定撤销新四军番号后,他反复向苏方作出解释,试图淡化事变的政治意义。事变告一段落后,他继续通过多种途径向苏联示好,希望缓和双方关系。皖南事变后蒋介石的对苏策略显明地体现了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内政与外交的关联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