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180篇
中国共产党   1103篇
中国政治   2631篇
政治理论   200篇
综合类   3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前泰山区已进入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加快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人大作为权力机关,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依法行使职权,在做好面上工作和日常工作的同时,全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始终坚持助推发展这一核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发挥好人大的作用至关重要。各级人大  相似文献   
992.
沈荣华 《前线》2013,(10):43-4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促进公平三大任务,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改革创新举措,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有的已初见成效,展现了政府治国理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思路、风格。释放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进人转型发展期——面临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要转型升级,社会发展同样需要转型升级,并且二者紧密关联、唇齿相依。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长期严重不均衡,众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复杂交集难解的现状而言,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显得更为急迫。这就需要确立一种转型发展的新思维。我们可以考虑,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突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让其成为另一个硬道理。  相似文献   
994.
卢晓光 《乡音》2011,(6):25-26
技术改造是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的改造,具有投资少、技术新、见效快、效益好等特点。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是企业实现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我省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  相似文献   
995.
国内新闻     
赵子硕 《党课》2021,(2):F0003-F0003
天津港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实现全面运营。该项目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云计算等多种技术,实现了无人自动化集装箱场桥、无人驾驶电动集装箱卡车、无人智能解锁站和无人集装箱岸桥规模化成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严少华  李德新 《群众》2011,(9):28-29
贯彻落实“六个注重”,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离不开“八项工程”的实施,其中的“农业现代化”工程,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农业科技在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创新农业科研的发展思路,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上、在组织体系的构建上、在科研手段的创新上、在科研硬件条件建设上,促使农业科研积极转型,主动升级。  相似文献   
997.
江苏省如东县委统战部近期围绕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科学发展,积极开展“非公有制企业走访月”活动。建立统战系统各单位领导与非公有制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先后走访了2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当代贵州》2011,(26):8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部分省市技术改造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十二五"时期,技术改造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和体制  相似文献   
999.
吴国玖  于珺建  许一  刘栋  彭雷 《唯实》2020,(2):32-34
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也是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各类开发区的统筹规划,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功能优势,把各类开发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机制体制突破性创新的先行区。"近年来,苏南县域开发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创新升级政务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园区新型管理体制,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