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陆儒德 《学习导报》2012,(20):34-3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国家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大多集中在海洋上。过去,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沿海成为帝国主义的“航道”,江河成了列强的“内湖”。解放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但海洋上外国舰船依旧横冲直撞,外国渔船在中国海域肆意捕捞,而中国渔船在国外海域屡屡被抓,根本体现不出中国海洋主权何在。  相似文献   
12.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而归于失败,蒋介石根据法西斯主义的建政原理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反动的政权,中国人企盼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美好愿望再度成为泡影,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促使中国各个阶级、阶层的政治家、思想家必须对有关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和革命与现代化等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探研,以期寻找到一条真正达于救国救民的道路。 一、各种救国方案纷呈局面的出现 在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3.
梅宁华 《求知》2009,(3):47-47
北京日报社社长梅宁华在《红旗文稿》撰文提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立足国情、循序渐进。第一。走中国式民主之路,是立足我国国情做出的科学选择。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尚不发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经历了两干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和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结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历程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又经历了“文革”的曲折。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正迈向“深水区”,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利益结构不断分化,  相似文献   
14.
1949年: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 全国解放后,新中国的造城运动由是开端。当时的《人民日报》刊登社论《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提出:“在旧中国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统治阶级所聚集的大城市(像北平),大都是消费城市。有些城市,早也有着现代化的工业(像天津).但仍具有消费城市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率先进入近代化序列的西方国家凭借工业革命形成的经济和军事优势打开中国的国门,中国相沿几千年的常规被打破了,被迫在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其中,在来华外商的规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列强首先用武力强迫清政府废除长期沿用的公行制度,继而,中国政府其他有关涉外的传统法制也逐渐被破坏无遗。  相似文献   
16.
蔡和森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和理论家,在中国革命的许多理论上都有重大建树.但是,以往人们在研究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时,对其它方面研究较多,而对他在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则探讨不多.本文以大量的中共党史文献为依据,论述了蔡和森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探索和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宋月红 《人权》2010,(1):22-26
中国人口众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5,而且农业、农村人口比重较大。正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又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奠定了政治前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功之路,惠及13亿人口,既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引导全社会从温饱走上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属于新中国,也属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8.
《红旗文稿》2013,(9):39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为之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出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这个过程,可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大会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明确了当时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党的路线是争取群众。  相似文献   
20.
组织“新民学会”——接触马克思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军阀混战不止,列强也利用这些封建军阀势力来加紧剥削中国人民.兵灾、匪灾,再加上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