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广大农民工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黄伟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只要有维权的意识,就会有法律的保护。希望这个故事能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22.
卧底     
石冰 《法治纵横》2013,(20):38-40
老K.一点点头。“那么成交。”黄老二把两张支票递给杨德伟,“你可以打电话去银行查询支票的真实性。”杨德伟收起支票:“不必了,如果连这个都不相信黄老板,我们今后怎么再继续合作。”“我们到何地方取货?”黄老二问。  相似文献   
23.
卧底侦查的概念,大陆法系一般采用狭义说,英美法系则采用广义说.广义的卧底侦查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种是侦查机关派遣经过特殊训练的侦查人员进行卧底侦查;第二种是侦查机关派遣普通的非侦查人员进行卧底侦查.美国法有关卧底侦查积累了丰富的判例,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判例和判解对卧底侦查的应用与犯罪嫌疑人宪法权利之间的平衡以及合理应用卧底侦查及其道德限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障卧底侦查的顺利进行,或为保护卧底人员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可以允许卧底人员实施一定的侵害法益的行为.至于这种容许侵害法益行为的正当化根据何在,则可以通过作为义务理论、义务冲突理论、执行命令的行为以及受到人身绝对强制的事由作为其正当化的根据.  相似文献   
24.
一、卧底侦查概念、条件 (一)卧底侦查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卧底是"埋伏下来做内应"的意思。通俗地说,卧底侦查就是以"埋伏下来做内应"的方式主动地进行犯罪侦查。  相似文献   
25.
论卧底侦查争议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杰  严从兵 《现代法学》2003,25(3):99-103
随着我国诉讼观念的更新和诉讼模式的转变 ,卧底侦查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为大家所关注。作为一种谋略 ,“卧底”在我国刑事侦查学中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然而 ,就其法律规制问题学界存在诸多争议 ,焦点集中在卧底侦查的理论基础与卧底警察“侦查行为”性质评价方面 ,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有赖于具体的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26.
卧底证人是一类特殊的证人,与一般证人相比,卧底证人有自己的特征。由于卧底证人掌握着犯罪证据,愿意揭露犯罪,能够解决司法机关取证难的问题,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因此,在我国建立卧底证人制度十分必要。我国卧底证人制度应当包括卧底证人不受处罚制度,卧底证人的特别保护制度、卧底证人的经济补偿制度、卧底证人的物质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27.
卧底侦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底侦查是一种内线侦查方法,其侦查对象为有组织犯罪集团(团伙)。该侦查方法便于侦查人员直接获取犯罪信息,在侦查策略和侦查模式上具有较高价值。在使用该侦查方法时,侦查机关应遵循相应的流程,并注意解决相关问题,保护卧底侦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8.
卧底侦查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卧底侦查在侦破有组织犯罪及无受害人犯罪方面效果显著。如不对其加强法律规制 ,则可能出现破坏法制、侵犯人权的后果。我国在卧底侦查立法方面 ,应确立卧底侦查的合法化原则 ,建立对卧底侦查的监督约束机制 ,加强对卧底侦查人员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9.
庄乾龙 《公安研究》2007,152(6):62-64
在刑事程序法上,卧底侦查必须遵循特有的程序法则。卧底警察超越法律授权范围获得的证据是否有效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卧底警察身兼侦查员、证人、取证人等多重角色,在刑事诉讼中身份保密与上述角色必然存在冲突,卧底警察拒绝出庭作证需有合法合理的理由。法治国家要求的法律明确规定是卧底侦查在理论与司法实践中赖以存活的土壤。  相似文献   
30.
千年古城——新疆鄯善县因文物点多、线长、面积广,出土文物珍稀、贵重,被称为"露天博物馆"。然而,盗墓贼也将此地视为"乐土"。他们有非常先进的工具,和当地人里勾外联,使得众多文物源源不断地流出鄯善,流出新疆,流向海外。为侦破此类案件,卧底民警常常是命悬一线,整夜整夜不能睡觉。但由于保护点太多、保护难度太大以及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匮乏等等因素,文物仍在不断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