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8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354篇
工人农民   225篇
世界政治   10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5篇
法律   2372篇
中国共产党   12183篇
中国政治   11216篇
政治理论   2752篇
综合类   298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496篇
  2015年   857篇
  2014年   2910篇
  2013年   2632篇
  2012年   3063篇
  2011年   3581篇
  2010年   2736篇
  2009年   2863篇
  2008年   3028篇
  2007年   1988篇
  2006年   2012篇
  2005年   1363篇
  2004年   792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771篇
  2001年   797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杜靖 《思想战线》2022,48(1):26
中外历史学家呼应或契合“唐宋变革论”,主张宋代以来各朝代宗族是一个新阶段、新发明和新类型。从思想史和实践人类学论来看,未必尽然,因为宋代以来各地宗族实践的要素及精神都早已在中古乃至先秦时期准备好了,并一直在践行。宋代以来的宗族,不过是历史的实践者在不同社会情境下面对各自的问题而有意识搬取过往诸要素,并任意组合的结果。中古时期的士族及观念并没有随着残唐五代的结束而终止,相反,延续下来。那些士族或大族后裔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从世系主干上滑落下来,变成了旁系和普通人。当然,也可能是朝代更替或政治原因而“废贵为庶”。但是,士族、大族的观念仍然在他们意识里,并结合时代语境而演绎,因而不一定全都是“庶民化”或“礼仪向下”的结果,故新形态一说值得再讨论。中国宗族研究要回到人的立场,回到实践者主体性上去理解,才有可能看清其本质。  相似文献   
982.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修订后,赋予了设区的市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的立法权限,这有助于各设区的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更符合本地区实际和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983.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必须改变现有传播中存在的主客体弱化、内容抽象、渠道不畅、环境失衡等短板,构建主体引领、客体参与、内容生活化、途径多样化、环境协同化的传播路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8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而为我国今后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公法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财政税收是公法学视阈下的重要理论命题,但过去公法学领域对该问题的研究尚显得薄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完善我国财政法律制度的重大部署和具体设想,则为相关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本组文章尝试从财政宪法学的角度对公法学研究的转型与发展做一粗浅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98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和主旋律。改革仍是激活主体、激活市场、激活要素的关键所在。要准确把握农村改革方向,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创新农业体制机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强国梦,完成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86.
《政法学刊》2019,(2):17-27
中国法官员额制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孕育,近代雏形,现代基本形成。在第一个古代孕育阶段,各朝代均在中央及地方层面设置承担司法裁判职能的司法官员,并有意识根据人口数量、辖区重要程度、民族成分等因素厘定法官之员额。在第二个近代雏形阶段,从清末修律至民国,开始尝试建立系统化的员额核定方法并加以具体实践,但受到政局动荡的影响,收效不大。在第三个现代基本形成阶段,自建国以来,管理法官员额机构由司法部变动为最高人民法院会同相关编制部门予以确定,这种确定是根据社会发展与案件数量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987.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真理、正义、进步是唯一的目的,除此之外的中国化努力,难免会误入歧途。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致思趋向上的第一个特点便要求追求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获得的约束性信息和非约束性信息中的巨大差距,如何解释?如果我们所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连这样的基础问题都不思考,还有什么资格奢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次,愿不愿、敢不敢面对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我们时代的变迁如此深刻,这本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契机和动  相似文献   
988.
"新型职业农民"概念近年来在学界和政府层面被广泛涉及。但对于其概念界定和构成群体的认识,学界却并不一致。本文从中国"职业农民"概念的历史演进出发,分析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概念提出的现实背景,进而明晰其构成群体及其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农民由"身份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制约因素,以期对目前热议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89.
<正>记者:石主任,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并且把它纳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中。那么,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现实背景呢?石仲泉:这可从两方面看,首先从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来看。21世纪是中华民族要崛起和腾飞的世纪。中华民族的主体在中国大陆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愿景;中华文化将在全世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990.
建国初期面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廉政反腐措施,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全面好转。建国初期良好的党风政风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廉政建设史上的光荣岁月。总结和回顾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与反腐斗争的实践经验,对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