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8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354篇
工人农民   214篇
世界政治   10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1篇
法律   2104篇
中国共产党   11872篇
中国政治   10677篇
政治理论   2713篇
综合类   288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847篇
  2014年   2791篇
  2013年   2571篇
  2012年   2935篇
  2011年   3441篇
  2010年   2624篇
  2009年   2749篇
  2008年   2941篇
  2007年   1900篇
  2006年   1924篇
  2005年   1334篇
  2004年   774篇
  2003年   544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778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全面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而且要深刻理解它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2.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原则,应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向度相统一中深刻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深入洞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对170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于"人"的解放价值旨归的进一步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人民为初心"奋斗目标的新赋能,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为人民谋幸福"治国理政价值追求的新诠释;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深化概念认知理解基础上,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一步明晰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3.
24.
《学理论》2021,(7)
建党百年,反腐败斗争跟随党的发展不断前进。从革命时期党对反腐败斗争的初步探索,到党在建设时期的运动反腐模式,到党在改革开放时期从打击为主转为注重预防的反腐模式,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从确保不敢腐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党走出了极富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斗争之路。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形成了清晰的反腐败斗争思路,构建了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总结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规律,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更好发挥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作用,三是采用科学合理的反腐败斗争目标和方法,四是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相似文献   
25.
思想汇     
《上海支部生活》2020,(3):60-63
“百年末有之大变局”是哪“百年”《光明日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侖金尧文章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初看是一个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实则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获得的长时段判断。可以把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的开端,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要时间点。  相似文献   
26.
杨振 《理论学刊》2020,(2):83-9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世界经济结构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其历史逻辑是: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为着力点的宏观调控面临新挑战,制约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向供给侧,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生历史性变化,宏观调控因而需以供给侧为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学理逻辑是:立足需求侧的总量平衡政策难以有效解决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准确的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是实现结构平衡的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做法与供给学派存在本质区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逻辑在于: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办法打通制度梗阻,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供准确制度激励,同时以完善和保护产权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27.
28.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社会治理形态不断演变,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强调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呈现不同的工作特征,逐步实现了由从"管控"到"治理",由"包办社会"到"治理社会"的转变。新时期,现代化的社会治理需要沿着: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9.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各式古建筑虽然功能不同,但它们都和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古建筑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散发着人文与历史的韵味,具有独特的魅力。古建筑是文化的直观体现,对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云岭先锋》2020,(1):4-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纲要》有哪些要点,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