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晓丽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44-144,F0003
沈从文在小说《灯》里改变了叙事策略,他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模式,一方面运用反讽手法对老乡村儿女的不合时宜予以讽刺,另一方面,他又在故事结尾抹杀了故事的真实性,特殊的叙事策略造成了虚幻的氛围,这正是他游走于都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的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罗蒂塑造的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形象的分析,从其对偶然性极为推崇中,可以领略再描述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关系中,看出宽容与团结的力量,由此真正把握自由主义反讽主义与自由主义形而上学的区别。在分析罗蒂反讽自由主义理论本身局限性的同时,应看到,无论是对偶然性的重视,还是公、私领域的区分和妥协方式,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依然是一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霍丽莉 《世纪桥》2007,(3):85-85,156
反讽是奥斯丁小说中的显著特色之一。本文详细论述了《傲慢与偏见》中反讽在表现小说主题、塑造人物等方面的运用,同时,还阐述了其反讽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反讽叙事讲究叙述结构的内外矛盾、悖逆并举 ,作者干预的含蓄巧妙、佯装无知 ,和叙述语话的复杂多变多产、多声和鸣 ,其“表里不一”的叙事技巧期待“聪明的读者”发现文本深层的真实意义 ,因此小说创作主体的读者意识是反讽叙事的主体性根源之一。近代中国小说读者意识的转型 ,影响到小说的叙事策略 ,使晚清小说呈现出叙述声音直露、叙事结构平面化、叙述话语单一的特征 ,是其反讽意识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蒋萌 《民主》2009,(1):55-55
喜剧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重复。然而.有的事重复多了,未必让人乐得出来.反而让人心生疑窦。比如,安徽阜阳一户受灾的农家,接连接受了七次从县到省再到中央领导的慰问,每次慰问,都有电视台高调拍摄.并在电视中播出……  相似文献   
16.
近日出版的《新周刊》刊文指出"雷"成了一种现象,一种文化:当"雷"民们在"雷"事件中陷入新的狂欢,当"打酱油"和"俯卧撑"变成了唾沫星子,当奥运会韩乔生式的解说语录Weh2.0版再度流行,当网络沉溺在雷事和雷文的搜索、观察中,最终培养出来的是这样一种恶趣味:长久反讽、戏谑、戏  相似文献   
17.
杨宗蓉 《求索》2012,(4):159-161
"看客"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一个病症和符号,鲁迅率先看到了这一意象,并在诸多作品中呈现。作为二十世纪初的乡土作家蹇先艾在作品里也表现了这一意象。本文通过对他们的作品《示众》和《水葬》的剖析,让我们亲临旧中国的刑场,触摸"看与被看"的病态情境,领略作者对国民的启蒙和对"人"的召唤以及通过改造国民性来达到"立人"→"立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问宇星 《学理论》2014,(8):171-172
智慧、性爱、有趣是王小波生活与写作的三个原则,而这些原则的建立是基于他对"文革"时代的反思。王小波在对智慧与无知、性爱与思无邪、有趣与无趣的人生悖论中,运用反讽这一手法,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小说世界。王小波以存在意义的反讽为小说的框架,以修辞学的反讽为小说的表意,表述了在压抑窄小的生存空间,对人自由、张扬生活的向往,探究了人真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尚继武 《前沿》2008,(1):225-228
反讽是小说艺术中常见的叙事修辞辞格泛。《聊斋志异》中的反讽叙事,机制灵活,方式多样,中的“孤愤之情”抒写得更加深沉厚重。明清之际以《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使用最为广丰富了文言小说的叙事功能,使蒲松龄寄寓在作品  相似文献   
20.
李媛 《学理论》2010,(21):114-116
言论自由历来不是无节制的漫谈,它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言论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和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言论自由经常被限定在一个边界之内,它不是无节制的行为。《言论自由的反讽》是有关言论自由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经典之作。该书关于新闻媒体不能有无节制的言论自由的结论,是一个重要观点,它对新闻媒体在真正实现言论自由中所作的分析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