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学理论》2015,(32)
王国维在其诗词中表达了很明显的悲观主义倾向,他完全赞同叔本华的人生观,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迷雾,世界是一个骗局,人生而有欲,但人越是追求欲望的满足,就越是深陷在欲望的泥潭中。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生活与欲望、痛苦如影随形。人生就是一片茫茫的苦海,于是"明朝又是伤流潦"。受这种悲观情绪的影响,他在衰落的现实中挣扎无力时,选择了自杀的"解脱"方式,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惋惜和思考。  相似文献   
32.
周峰  李主林 《学习论坛》2003,(11):33-35
叔本华和尼采是当代西方死亡哲学的杰出代表,他们同属于意志主义,其中叔本华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尼采则是他后期的著名代表。他们的死亡哲学是建立在他们的意志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因此具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内容或特征,但二者在死亡哲学方面却有着分歧。本文是叔本华和尼采死亡哲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3.
在社会交往层面上要与人保持距离,叔本华提出“豪猪取暖”原则,即:与社会保持适中的间距,这个间距就是法律和制度,只要违反法律和制度,必须严厉地警告“请勿靠近”。  相似文献   
34.
舍勒与叔本华在伦理学的建构上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把为伦理学奠基视为其伦理学的首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又必须首先对康德伦理学进行批判。其批判的目的,就是要解救陷入形式主义困境中的伦理学,消除形式与实质、理性与情感之间的紧张或对立。舍勒与叔本华都清楚认识到,正是康德哲学的影响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有力地证明了伦理学或道德的原有支撑物己经腐朽。本文将对舍勒和叔本华在这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与比较,阐述舍勒在其"情感先天论"基础上对叔本华的同情理论所进行的批判。  相似文献   
35.
焦艳会 《传承》2013,(7):138-139
道德一词曾被许多中西方大家们解释过。《道德经》中曾作出过解释。其中康德的所说的道德基础过于脱离现实依据,胡斯所说的道德过于简单化,而叔本华对于道德并未做出直接回答,他指出道德的推动力是基于同情所作出的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36.
幸福的条件     
幸福到底存不存在?生活中为什么会有太多的人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对此,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他说:"苦痛乃积极实在的东西,幸福快乐乃消极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谓快乐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谓,没有苦痛,便是幸福."所以幸福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之一就是:幸福需要以苦痛为基点.  相似文献   
37.
叔本华意志论中的三个悖论:一是对不可认识的意志的认识;二是无所不在的意志并不存在于认识的纯粹主体中;三是用生命意志本身来彻底否定不可遏制的生命意志。这三个悖论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与其唯心主义、反理性主义、悲观主义相冲突的三种表现。  相似文献   
38.
陈建华 《探索与争鸣》2023,(3):161-176+2+180
22岁的王国维从外省来到上海,随即被推到时代风潮的前线。近代上海五方杂处、包容多元,从中孕生出一种讲求诚信和实利的精神形态,而青年王国维独钟情于“哲学”,他以《教育世界》为基地,广泛引介其所谓“纯粹哲学”,为上海迎来“形而上学”的高光时刻。可以说上海也因为王国维,在诚信和实利的基础上更产生某种超越性的精神。王国维从叔本华转向康德,即希望中国人放眼世界、正视现实,树立科学、理性的世界观,他以哲学为纲,以美育为目标,从思维方式、学术传统、大学学科、美育普及到国民人格等方面建构了一套制度移植的现代性方案。然而,哲学“可信”而不“可爱”,理性与感情始终处于矛盾状态,这是王国维的悲剧所在。沪上十年,青年王国维扮演了输入“理性”之光的角色,然而“理性”却激起他的感情反弹,使他对理性的局限产生警觉,也由此给我们提供了一面反思中国“现代性”的历史之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