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04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1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2篇
法律   1228篇
中国共产党   1351篇
中国政治   1946篇
政治理论   539篇
综合类   85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大工作的活力之源。做好代表工作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932.
2005年,湖北省首届“慈善公益之星”评选揭晓,71岁的孝感中医院离休女医生穆桂荣因“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悬壶济世于街头。助残助学,播撒希望,大德大义在人间”而当选。  相似文献   
933.
张志平 《世纪桥》2008,(6):31-31,45
“大学之道”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体“内圣一外王”的和谐伦理精神。它的当代价值就是让我们在科学发达的现代,重新反思现代性,重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观点,实现“自然一人一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34.
伊金霍洛旗,汉语意为“圣主的陵园”,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 14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满、回、朝鲜、瑶等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初识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伊金霍洛,是在2006新年钟声刚刚敲过的时候。踏进这片古老的土地,让我们不禁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这里有博大雄浑、金碧辉煌的成吉思汗陵园;有乌金滚滚、车水马龙的矿区;有浩瀚无垠、水草肥美的牧区;有亩产千斤、鱼米并收的农区; 有星罗棋布、产鱼出碱的大漠湖泊;有绿荫如盖、流彩飞翠的人工森林。然而,最让我们感兴趣的,却是伊金霍洛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935.
刘晓丽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44-144,F0003
沈从文在小说《灯》里改变了叙事策略,他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模式,一方面运用反讽手法对老乡村儿女的不合时宜予以讽刺,另一方面,他又在故事结尾抹杀了故事的真实性,特殊的叙事策略造成了虚幻的氛围,这正是他游走于都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的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936.
辛弃疾词引用陶渊明诗较多,有人提出辛陶之间有回归、酒、重视友情三个“契合点”,并认为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在辛陶身上都表现得很清楚,认为辛是战士与隐士的统一。本文认为辛陶之间大相径庭。辛陶的经历与思想、性格特点以及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均返异,陶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自动地辞官归稳,归隐后心境基本上是宁静、淡泊的;而辛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被迫地罢官退居,退居后始终心系复土大业,心境是愤激、痛苦的。文章具体分析了辛在“三仕三已”过程中处境、心境的变化及表现,并联系涉及陶的重要作品,论证了辛陶并不具有什么“回归”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937.
活动背景在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等失信现象时有发生。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引导学生求真、诚信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根据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在3~6年级开展“诚信”教育演讲比赛活动。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开展,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进一步增强学生诚信意识,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作讲诚信、讲道德的人。活动时间1.3~4年级4月4日下午14:00在五楼阶…  相似文献   
938.
论元杂剧悲剧的中和之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杂剧悲剧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中“中和”的审美特征。在保持悲剧冲突的严肃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以喜衬悲,寓哭于笑,情节结构形成悲喜交集、苦乐相间的格局,使审美感情保持在参差统一的中和状态中;以象征性的圆合模式,在“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之后,象征性地加上一条“亮色的尾巴”,减轻或抑制人们精神上的恐惧和极度哀伤,使悲剧结局带有审美感情上的中和性。达到儒家诗教所倡导的“哀而不伤”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939.
苏格拉底、柏拉图提出“人是什么?”奥古斯丁提出“我是谁?”这是西方古典人文精神的两个基本问题。古希腊人对“人是什么”问题的回答把理性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奥古斯丁所问“我是谁?”使人脱离了自然秩序,把自己放在上帝面前。人为自己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即人与上帝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爱的关系,爱即信。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我是谁”的回答,把信仰提到了首位。  相似文献   
940.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及其“陌生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创立了"叙事剧"及其"陌生化效果"的戏剧理论.强调演员、角色、观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观众要与舞台演出保持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并对戏剧所反映的现实进行思考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