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159篇
中国政治   275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1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经济危机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主流意识形态来指导着其发展。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大致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时期,新自由主义等阶段,每个阶段都以经济危机的出现而更替。  相似文献   
92.
古典诗歌是我国5000年文明的结晶。在教学中有效的传承这种文化精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试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优雅的人格品位。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在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3.
甘钎乂 《友声》2009,(4):32-33
<正>加拿大青年芭蕾舞团一行40人应对外友协邀请于4月24日至5月8日访华,在佛山、深圳、东莞、天津和北京进行6场演出。  相似文献   
94.
郝以宏 《世纪桥》2009,(11):95-96,150
从《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词中就流贯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即忧国、忧民、忧人生。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忧患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5.
一、古典诗词的警句魅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警句之心,也是人皆有之。自古如此,这是因为警句是一篇作品的主心骨、保鲜丹,永馨香、长明灯。能像珠玑一样亮人眼目,能像雷电一样,警醒庸愚,让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相似文献   
96.
苏州市古典园林拙政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一。如何保护管理好这座历史名园,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映生辉,多年来,我们从园林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优化园林内部环境中的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确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97.
从井冈山会师起,陈毅就结识了同样是诗才横溢的军事指挥家毛泽东,并成为他的诗友。每有余暇,两人便在一起谈诗论文,吟咏中国古典诗词。陈毅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他和毛泽东都喜欢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词《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情。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相似文献   
98.
孙熙国 《党建研究》2011,(12):56-56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完成的一份供自己进行学术研究使用的笔记,总共11条,不足1500字。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把它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刊出。如此简约的一份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
郑玉双 《研究生法学》2007,22(6):118-122
现代政治秩序是一种安排,将人的肉体纳入一套人为设计的符号系统之中。从而使人这种自然的存在有了固定的角色,这是政治的使命所在。政治哲学是哲学的分支,是用系统的方法探求政治问题,其中涵蕴着哲学之思与基于良善的评判。苏格拉底开启了古典政治哲学的大门,他的徒孙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则成为政治哲学史的一朵奇葩,影响了欧洲几千年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00.
古典的芬芳     
琳子 《公民导刊》2010,(1):53-53
<正>一古典诗词里伤时感怀之作仿佛随处可见:"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这些诗句里透出的温情的感伤和清冷的喟叹,似乎对今天的人们已没有了"切肤之痛",然而那种至情、多感而温柔的情愫却很容易击中我们内心柔软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