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蒋渭水是日据时期台湾本地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经历总督府医学校、文化协会、民众党三个人生历史阶段,其反殖民斗争思想逐渐走向成熟,政治上定位于中间偏左派。在为争取台湾人政治权益而斗争的同时,蒋渭水身上还体现出广大台湾民众所具备的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抵制殖民同化政策的坚韧民族性格,历史的事实足以证明所谓日据时期台湾社会走向“脱中国化”的“台独史观”是多么的荒谬。  相似文献   
132.
文章从中国现代文学近百年文学史的研究实践出发 ,认为当下学术界所认同的几种现代文学史观都没有摆脱文学发展史观的范畴 ,进而反思了单一文学发展史观给现代文学研究带来的束缚 ,并提出现代文学研究要突破过于绝对的发展史观 ,要从新的向度来重新定位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33.
张芬  王晓荣 《理论导刊》2016,(8):117-120
西方近代历史"元叙事"是关于世界历史最早的合法性、垄断性叙事类型,以其对人类整体上的进步观念的笃信和空间二元性特征而深刻影响着西方甚至人类的自我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这种隐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遭到史学界的一致批判,但其关于历史进步的观念却被继承下来。中国的世界史编撰从一开始就突破了西方历史"元叙事"的模式并面临着重新改写的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   
134.
王飞麟 《长江论坛》2006,87(6):13-19
世界历史是整体性的,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相互关系不断酝酿,至15、16世纪发生了突破性进展;世界历史是动态的,自世界史作为人类历史之结果而产生后,便处在不断发展中.全球化趋势的形成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结果,而如果安全问题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各国政策取向的变动、相关道德与法律机制的逐步完善,加之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增强及各国外交的愈益理性而变得能加以平稳处理,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是能够不断推动各国政府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的,而在此基础上的全球化趋势也必定会增强.  相似文献   
135.
《党政干部学刊》2021,(4):31-36
从历史维度来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坚定信仰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和赓续创新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从现实维度来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可以借鉴党的历史经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提高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从未来维度来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提供思想指引。深入理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党史、感悟思想、深化认知,用正确的党史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6.
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打通",是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深化调整的某种必然.若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文学纳入共同的参照视野,不难发现,1945-1949年的中国文学是更多地贯通着1950年代文学形态的,而在传统的研究中,这种内在的贯通性恰恰被阻断,由此可以引起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打通"和"分界"的重新思考.笔者认为,可以把距今30年以上的文学作为"现代文学史",着重从文学史观的调整、深化来建构;把近30年的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批评内容,着重从文学批评观的调整深化对当下文学历史完成"同代人"的留摄、考察.相信这样一种分界经得起时间推移,有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37.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高校师生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要将中共党史教育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从树立正确党史观、构建多层次教学内容、建设特色教学课程、打造...  相似文献   
138.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目的在于指导党员干部科学、辩证、系统地“观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内在要求,对于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意义。在“观党史”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做到:充分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义,确立积极的观史态度;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选择科学的观史方法;做到实事求是地进行历史评价,明晰正确的观史原则;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打破错误的观史倾向。以上四点反映了正确党史观的基本内容和建构要求,构成了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139.
合理政治制度的创建及政治生活的进步是人类政治实践活动的有益成果,是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文明史观视阈下,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逻辑决定该制度必然成为政治文明新创造,当代发展的现实逻辑铸就该制度必然实现政治文明新发展,未来趋势昭示该制度必然达到政治文明新高度。  相似文献   
14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人民群众的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人民群众思想的不断推进,创新和发展了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新内涵;为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障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推进;坚定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新路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境界。习近平从理论、制度、道路、文化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观基础,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