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1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1332篇
中国共产党   739篇
中国政治   1204篇
政治理论   240篇
综合类   6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养成教育不仅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从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创新思维等方面强化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并注意教育和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2.
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是由人参与的活动,因此,要提高社会经济活动运行的效率,就必须认真研究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动力机制问题。目前来看,要使参与企业活动的人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扬的热情主要就靠激励。为此,本文就如何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问题,从激励手段层面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3.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目的性 ,手段、对象与目的的非对称性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特征。国家也可以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恐怖主义犯罪是基于政治目的 ,针对不特定的目标以与实现其目的不相称的手段实施的足以引起社会恐慌的侵害或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74.
新时期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洪峰 《前沿》2003,(7):113-114
图书馆是厚重人文积淀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相互结合体。要合理调整馆藏结构 ,完善检索手段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开展多途径的文献服务 ,办出自身的特色 ,以便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 ,真正达到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暴力恐怖活动呈现出活动地域相对集中、作案手段明确、危害后果严重、示范效应增强等特点;一些境内外敌对组织、敌对分子在加紧策划、实施暴力恐怖活动;暴力恐怖活动也有向个体化、政治目的淡化、攻击目标大众化、手段高科技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暴力恐怖活动的危害性,切实增强反暴力恐怖斗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应对暴力恐怖活动的各种机制和基础工作建设,加强反暴力恐怖活动的国际间合作,牢牢把握反暴力恐怖斗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76.
当前,中国律师正面临严峻的诚信危机,少数律师利欲熏心,在执业过程中为打赢官司而不择手段,对当事人信誓旦旦地乱开"空头支票",通过请客送礼等不正当手段千方百计地与法官"勾兑"(拉关系),甚至不惜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故意作伪证.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曾如此忠告中国律师:律师的形象在社会上是每况愈下,弄不好,美国律师那种既被人羡慕又被讥讽的形象,就是中国律师的未来.诚哉斯言!  相似文献   
77.
我国政府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政府部门实现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有效途径,是构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手段和有效保障.本文概述了政府部门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其独特性,对我国公共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可行性探索.  相似文献   
78.
修宪,民营经济又一春——重庆民营经济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丰 《公民导刊》2004,(2):13-15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提出的14项宪法修改建议。其中第十三条,修宪建议作出了如下表述:“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相似文献   
79.
不当得利构成民法上的债的侵权,是一种具有非法性的民事行为.当不当得利行为人占有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拒不返还时,能否按照侵占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这是自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一直困扰我国司法界和法学界的一个复杂问题.实践中因不当得利而发生"侵占"的情况多种多样,拒不返还不当得利财物的现象已构成了对社会的严重危害,迫切需要对此进行刑事化剖析.本文结合民法原理和犯罪构成对不当得利行为的非法性、罪责性及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具体分析,以客观、合理地认定不当得利与侵占罪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家爵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4名同班同学,被判死刑。一起罕见的凶杀案一夜之间传遍了全国。长期自我封闭,不接受教育的马加爵在刑前说:“没有理想,是我人生的最大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