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金欣  潘峰 《亚非纵横》2013,(6):24-32
亚太地区国际体系的特殊性使中国崛起面临来自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巨大压力。奥巴马政府将关式霸权的软性特点融入其亚太同盟政策之中,使美国依然强大的权力继续受到追捧和攀附,中国则反被视为威胁地区稳定的因素。权力制衡观点对此解释力不足,威胁均衡和利益同盟的观点不失为较好的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102.
韩关关系是韩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政策的支柱。韩关同盟关系已经渗透到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对于韩国来说,这种同盟关系几乎成为韩国须臾不可缺少的屏障和后盾。但自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执政以来,围绕驻韩美军的地位与作用、战时作战指挥权,以及韩朝关系、对于朝鲜核问题的政策等,韩美之间不断出现矛盾和分歧,致使韩美同盟出现裂痕。本文深入分析了韩美关系中产生矛盾和分歧的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并对韩关同盟的未来作_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3.
《和平与发展》2021,(5):104-117
中韩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快速发展。但2021年5月下旬,韩美总统发表联合声明,多处内容直接或间接指向中国。特别是联合声明首次公开提及台湾问题,这也是中韩建交以来的第一次。与此前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模糊"相比,文在寅政府的对华政策立场出现明显动摇。出现这一变化是多重因素所致,总的来看是美国施压,以及韩国政府的利益需求、对华认知与政治盘算共同作用的结果。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也将迎来新一届韩国政府,中韩关系面临深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两国关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在中美战略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韩国政府须保持战略清醒,同时中韩两国宜加强战略沟通,释疑增信;两国民众宜进一步加强交流,消除隔阂,从而深化并确保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04.
周杰 《理论学刊》2007,(1):22-2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就出访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重大外交活动,也是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访问取得了巨大成功。中苏双方共同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一边倒”和“另起炉灶”外交方针的成功实践。通过缔结条约,把中苏关系从法律上固定下来,为新中国的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历史大趋势,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代表著作。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党的领袖十分推崇这部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06.
黄刚 《国际观察》2002,(1):15-18
长期以来,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一直主导着人们对国家结盟问题的研究.然而,这一理论在说明和解释当代国家结盟关系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因为它忽视了观念和认同在国家结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建构主义视角对冷战后的美日结盟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美日结盟在冷战后的加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分享着观念并存在着相互的积极认同.  相似文献   
107.
“9·11”事件后,日本出台了三项法案,标志着其“专守防卫”的安全政策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它突破了自卫队向海外派兵的地域限制和使用武器的限制,扩大了政府海外派兵的权力。日本的新安全政策实现了日美同盟的质变,从根本上强化了日美同盟。但从长远看,日本的新安全政策不利于日美同盟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8.
陈水扁继抛出“一边一国论”之后,最近又抛出“三锚论”,在许多场合强调“安全、民主、经济”是“确保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关键,还大言不惭地说要建立什么“美日台同盟”。这是台湾当局构建“美日台同盟”对抗祖国大陆、千方百计削弱两岸经贸联系、推动以“两国论”为核心的“台独”政策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109.
冯卓 《东北亚论坛》2006,15(6):17-20
随着国际环境和东亚区域内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东亚各国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东亚合作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机遇。然而,东亚一体化进程中仍充满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在通往东亚共同体的道路上仍困难重重。东北亚各国应认清目前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态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抓住历史机遇,东亚合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10.
赵丹 《理论学刊》2004,(6):84-86
战后初期日美所建立的日美安保体制随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发生了嬗变 ,冷战格局瓦解后质变为以日美军事联盟为核心、多边安全对话为补充、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新日美安保体制。从全球政治的广阔视角探讨该体制嬗变的原因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