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简讯     
海淀园 《工会博览》2006,(13):34-34
近日,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以朝鲜职业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元亨国为团长的朝鲜职业同盟代表团一行6人来华访问,在全国总工会国际部副部长彭勇、亚太处副处长姚莉、北京市总工会国际部副部长蒋文阁、海淀区总工会副主席郭华的陪同下参观了联想集团。  相似文献   
192.
[内容提要]在美韩同盟调整中,美国试图将同盟关系纳入新的全球军事部署和地区安全结构之中,这与韩国谋求优先解决朝鲜核问题、保持同盟关系并加强平衡外交的战略考虑明显不同。目前双方在新的谈判机制下就驻韩美军相关的重要军事问题达成一系列协议,但在重新定位同盟目标与功能这一核心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韩国国内存在着自主外交与韩美同盟的战略选择之争。卢武铉政府的同盟政策可能是继续强调国防自主、加强美韩同盟并追求多边安全合作,其特点是使韩国保持战略选择上的灵活性,未来再根据地区秩序和半岛形势确立安保战略。美韩摩擦将继续,可能的妥协点是接受“全面的同盟”作为过渡形态,即实现同盟功能地区化,将合作扩大到非传统领域并淡化其军事功能。  相似文献   
193.
194.
统一战线的同盟关系是“一”和“多”的关系。坚持“一致性”的大目标、尊重“一致性”的政治要求、遵循“一致性”的行为准则是形成统一战线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团结多种社会力量、把握多种社会意志、兼顾多方社会利益则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95.
美日台军事互动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美国在不断强化美日军事同盟,密切美台军事关系的同时,试图逐步把台湾纳入美日军事同盟体系。在美国的主导下,美日台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有了长足进展,并出现“准军事同盟”性质的互动趋向。  相似文献   
196.
周慧杰 《党史博采》2005,(3):132-135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且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俄关系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两国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历史上看,中俄关系既有合作、友好的一面,也有对抗、敌视的一面.但是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两国关系走上了健康和稳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7.
1950年初 ,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标志着中苏同盟关系的正式建立。中苏同盟是战后雅尔塔格局下的产物 ,同时也是中苏两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综合考虑。中苏同盟由 2 0世纪 50年代初中期的友好合作发展到 60年代的彻底破裂 ,是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严重事件 ,也是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中苏两国及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至深至远。本文从中苏两党关系的脆弱性、国家利益的矛盾及意识形态的分歧等角度分析了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8.
身份与权力:冷战后日本的海洋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其海洋战略几经沉浮,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和深刻的教训。冷战结束后日本面临国家身份的迷茫,政府积极推动成为海洋国家,确定了"海洋立国"的综合战略,从海洋立法、机构设置、加强军备、强化日美同盟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努力,并将中国视为其主要战略对手。日本的海洋战略对日本未来走向、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的安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9.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苏联在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驱动下提出的,是在蒋介石国民政府为维护自己统治权而对苏做出重大妥协的情况下签订的。它在客观上对中国革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极为有限,它实质上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带领全国人民终于赢得全国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0.
《外交评论》2016,(6):45-83
外交是以和平方式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战败后,以吉田茂为首的日本政治家基于对国家特性的重新认知,确立了以全力发展经济、轻军备及对美协调三大原则为主要内容的"吉田主义",为日本描绘出复兴的蓝图。在宪法的"和平主义"精神及外交本质的合力之下,日本外交得以挣脱战前的扩张路线,在摸索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其主要特征,则系于"宪法九条"、"日美同盟"、"经济中心"与"历史遗产"四位一体。其中,"宪法九条"与"日美同盟"这两大选择的目标、路径与方法并不相同,因此也屡遭质疑与局部修正,但"吉田主义"凭借其内在的强韧性,即使在冷战后依然维持了整体结构上的相对稳定。然而,这一局面在第二次安倍执政时期发生了急剧变化,日本外交的和平主义精神正经历实质性考验。日本明显加快了战略转型的步伐,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突破既有思维、法制及惯例的框架,外交体制也在经历重大调整。这一总体战略形态及外交体制的变化,无论对日本自身,还是对亚洲各国,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涵。展望未来,能否真诚反省历史,致力国际协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是日本外交所面临的"世纪性"课题。一个不甘衰落而积极挑战自己的日本,如何融入日新月异的亚洲?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日本须减少战略误判,戮力合作。没有健全的亚洲外交,日本外交难有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