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日本民主青年同盟是日本共产党领导的青年组织,近年来始终维持一万人左右规模,社会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减弱。由于日本社会少子化现象严重,青年人口占比不断减小,由此产生的青年生存压力加大及政治冷漠,使青年对参与各种政治性青年组织兴趣不大,加之日共在日本社会民调不高,民青同盟正面临吸收新盟员和组织发展等困境。为应对此困境,民青同盟重视青年的生活学习问题和日常困惑;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日共纲领,改造青年的世界观;呼吁青年参与政治,激发青年的参政积极性等。民青同盟未来的健康发展需处理好自身建设与组织发展的关系、民青同盟与日共的关系及无产阶级青年组织与其他青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梳理日本关于"一带一路"的舆情,回顾日本自冷战结束以来中亚外交的特点可以看出,日本通过鼓吹"中国威胁论"巩固日美同盟,渲染中俄不睦,企图以此遏制中国。未来一个时期,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诸多国际事务中,日本遏制中国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在中日竞争中,日本自身技术成本高、中亚战略推行缓慢都令其自身危机感十足。此外日本对日美同盟还存在猜忌与不信任,惧怕美国跳过日本对华进行"越顶外交",因此如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日趋成熟,日本不会放弃在"一带一路"问题上与中国进行战术合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选取1816—2003年间所形成的同盟和在此期间爆发的与同盟相关的战争,采用同盟国家得分与同盟得分相结合的方法,在考察同盟盟约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同盟援助的可靠性,并对与此相关的三个假设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4.
论李明博政府的实用主义外交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明博政府上台后推行实用主义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以服务于"先进化国家"为宗旨,强化韩美同盟关系、开启对日关系"新思维"、调整对朝政策、奉行有限度的"平衡"外交、积极开展对华经贸关系、对俄能源外交以及全球外交等.实用主义外交是基于国际和国内、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等多种因素考虑的结果.实用主义外交面临着美韩同盟利益与韩国民族利益的冲突、韩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对朝政策的有效性以及李明博政绩认可度等挑战,其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5.
日美同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结束,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政治多极化 趋势的增强, 日美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变化。日美同盟作为冷战的衍 生物, 在国际社会尤其在东亚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削弱, 相反却日益强化, 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东亚 区域合作具有双重性的影响。虽然日美同盟对东亚区域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平衡器”的杠杆作 用, 但从整个东亚区域合作的整体布局来看, 日美同盟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严重阻碍东亚区域合作 的发展进程。因此, 要推动东亚区域合作, 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日美同盟的关系, 积极引导日美同盟发 挥建设性作用, 规避其消极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6.
结盟是相关行为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利益根据自己的安全战略而进行的安全合作安排,盟友之间因安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战略分歧和利益差异也将会导致同盟关系的调整。美韩同盟是冷战时期形成的,具有防御性且主要着眼于半岛安全之同盟的性质,但进入后冷战时期,尤其是"9.11"事件之后,基于安全环境和战略利益的变化,美韩两国对同盟关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调整之后的美韩同盟虽然在联合指挥协调机制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从整体上看美韩同盟在本世纪初的调整则是一个走向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
冷战后日本海外派兵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日本实施海外派兵是在联合国、日美同盟与遂行多样化任务三大框架下展开的。其中,联合国框架下的海外派兵主要以后勤保障的形式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为主,且所受政策限制日趋减少;日美同盟与海外派兵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同盟战略不仅彰显了自卫队的海外军事存在,而且还提升了自卫队的境外实战能力;遂行多样化任务则拓宽了自卫队的海外派兵途径。此外,日本海外派兵有利于加强其防卫力量建设,在整体上推动了日本的军事大国化进程。未来日本的海外派兵形态将进一步呈多样化倾向。  相似文献   
98.
李广琼 《求索》2005,(3):159-161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成为时代总题的重要子题。对女性同盟的着力书写成为那一代女作家笔下不约而同的文化策略,显示出反传统性别秩序的战斗姿态。然而,庐隐等女作家又不无理性地解构了这一女性同盟的神话,显示出五四女作家对于女性解放更为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
近数年来,围绕着驻冲绳美军基地,特别是普天间基地问题,美国、日本中央政府、冲绳地方政府两国三方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和争执。冲绳的民众为支持地方政府的政策再次掀起要求美军基地撤离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战后以来冲绳人一直在抗争试图减少基地甚至是实现无基地化,60多年过去了,冲绳仍然生活在基地当中。那么,冲绳问题在战后之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从美日同盟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美日同盟的出现导致了冲绳问题的产生。《旧金山对日和约》结束了日本被占领状态,同时《美日安全条约》的签订确定了美日安保体制的法律框架,对冲绳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旧金山对日和约》第三条也成为美国统治冲绳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旧金山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结束了美日之间的敌对关系,并开启了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与此同时,美日安保体制的确立也就意味着冲绳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0.
金欣  潘峰 《亚非纵横》2013,(6):24-32
亚太地区国际体系的特殊性使中国崛起面临来自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巨大压力。奥巴马政府将关式霸权的软性特点融入其亚太同盟政策之中,使美国依然强大的权力继续受到追捧和攀附,中国则反被视为威胁地区稳定的因素。权力制衡观点对此解释力不足,威胁均衡和利益同盟的观点不失为较好的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