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08篇
中国政治   170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儒、释、道互补的哲学背景下,中华文化形成了稳定而又相对圆满的思想体系,中国古代的官员们就在自身生存的文化母腹中找到了仕与隐、进与退的精神依托,他们或不懈进取,或亦官亦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形成颇具魅力的品格。他们的生活道路与精神选择是今人值得回味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72.
张伟 《协商论坛》2006,(10):58-60
中国难民将造纸术带至朝鲜“,高丽纸”反成中国文人墨客挚爱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向汉和帝献纸,真正实用意义上的纸张开始出现。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造纸术发明的年份。蔡伦改进造纸方法后,纸张开始被广泛应用。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拥入朝鲜半岛。造纸技术随之被传到那里。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成为最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明证。公元7世纪末期,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73.
彭庆涛 《黄埔》2006,(2):56-57
泉城的山,泉城的水,泉城的一草一木,都为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挚托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在漫长的历史流程中沉淀出来的诸多的文人墨客又都给予济南留下了诸多的翰墨瑰宝和艺文辞章,构成了济南泉文化的基本构架。反过来,济南的泉文化又感召着历史上的文人雅士来泉城一睹风采,并留遗墨翰。二者相互依托、相互发展,从而将济南孕育成了名人辈出的人杰之灵地。张仲亭先生的成就就是这座文化之城打造和育就的结果。做为书法家的张仲亭先生,仍然逃脱不了“书如心画”的基本规律。书法做为一种意向艺术,通过点、线的连接,墨的浓、淡,结构的疏密等,展现…  相似文献   
74.
方娟 《公民导刊》2006,(11):45-46
蒙蒙细雨中,在长江之滨的文化长廊上,一位风度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望着滔滔江水凝神冥思——初识重庆市人大代表、巴县中学校长邹勤,很容易把他和文人骚客联系在一起。对于我的猜测,邹校长打趣地说,“我是教理科出生的,算不上一个完全的文人。”然而,正是这半个文人却打造出了一所全国闻名的文化学校。  相似文献   
75.
元明之际是文人雅集的高峰时期,且表现出不同于宋末元初的特点:文人雅集召集人以身份或资财获得参与者认同,而参与者的声望又延伸了文人雅集的影响;人数和规模较前都有所突破;在觥筹交错酬唱往来中,文人互相切磋文艺,互相影响,在题材、风格上极易形成趋同的创作倾向,从而形成一个个相对稳定的文人群体;元末文人雅集带有鲜明的城市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76.
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是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独特的概念,从其人物品藻可以看出魏晋士人的审美心理.魏晋士人强调人物的风姿、风采和神韵,推崇"情感深蕴、善于忍耐"的雅量,主张主体的审美心胸,崇尚"简"的审美观念,这些都体现出魏晋人物品藻哲学上追求一种玄远、玄妙的境界.  相似文献   
77.
杨英 《理论月刊》2012,(8):166-170
本研究探讨了政党式文人控军制度中,文人政府相对于军人部门在军政关系上的权力优势是否也在部门支出中体现的问题。研究认为:长期地看,文人政府在支出上具有相对于军人部门的优势,支出替代关系结构和军政关系结构一致。文人政府以降低国防支出为代价增加行政开支,但作为共同的国家部门,二者之间的竞争小于二者与社会部门的竞争,两大部门的替代竞争维持在治理共同体关系内。  相似文献   
78.
西门小刀 《乡音》2014,(6):46-46
按照现在以貌取人的观点,似乎提到历史中的武将,那就一定要是虎背熊腰,手里拎着石凳也能运转如飞的那种。要是一个书生,那必定是有张白纸一样白净的脸,身板要干巴瘦,不管天有多冷,都要拿把扇子在手上扇两下。  相似文献   
79.
<正>"书生气"常用来评价某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看问题、做事情拘泥于教条、书本,有些不切实际。书生气的评价尺度并不很精确,有时人们看法还不统一,但有一点倒很一致,被戴上这顶帽子的都是读过点书的人。宋朝诗人范成大有句诗:"洗净书生气味酸",这是读书人自己承认"酸味",但古往今来专门给读书人来个"书生气"的贬义性说法,是否也反映出不读书、读书少的人羡慕嫉妒恨,有点酸味呢?书生气用来批评人,一般还是  相似文献   
80.
陶然亭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西南隅,旧北京的外城西、南下洼黑窑厂南的慈悲庵内,为我国的四大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北京的陶然亭公园以及陶然亭地区名称就是以此得名的.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清代200余年间,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京都一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