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254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4):80-80
点名有个学生名字叫"马騳骉",很多老师不知从何念起。语文老师有点文学素养,点名道:"万马奔腾到了没?"体育老师直接改用:"一群马到了没?"历史老师对此很不感冒,于是点名道:"马家的五马分尸来了没有?"  相似文献   
12.
叶向高(1559-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又号“海上贱儒”、“海上孤生”,别号“紫云黄檗山人”,晚年自号“福庐山人”。福建福清孝义乡化南里云山境(今港头镇后叶村)人。  相似文献   
13.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除了被世人所熟知的学术贡献外,他早年还曾有过一段不被人关注的政治经历。从少年到青年时代,伴随着辛亥革命前后一系列社会剧变,顾颉刚个人思想也经历了从立宪到革命再到崇尚无政府主义的连续性变化。顾颉刚思想成长过程中受梁启超"新民"思想影响深重,并确立了强烈的社会改造意识。在短暂的政治激情消退之后,顾颉刚思考社会和人生,并最终选择了以学术文化来改造社会这条道路。顾颉刚个人思想变迁是时代社会思潮的缩影,顾颉刚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经历。  相似文献   
14.
晚清新闻法律制度的制定是与中国近代报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连的.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呼吁下,新闻法律制度历经清政府公开发布新式官报、“戊戌维新”期间全面开放“报禁”以及“新政”后制定《大清报律》等一大批新闻法律三个阶段,这标志晚清新闻法律制度创建完成.  相似文献   
15.
作为对外部挑战与内部情势的司法回应,晚清修律和司法改革运动首先意味着司法理念与司法原则的历史性转变,进而标志着一种区别于传统司法文明价值系统的近代型司法文明价值系统的应运而生,展示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司法文明进步成长的历史图景。这场司法变革运动的启动性举措,乃是删除最重之法,推行恤刑庶狱,彰显了司法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为编订《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近代中国法律与司法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施亮 《海内与海外》2013,(10):25-28
我近日又读四川著名作家李劫人先生的长篇小说《大波》,这是以四川保路运动为题材的一部巨作。川味浓郁,色彩斑斓,体现了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可惜第四部仅完成12万字,因作者遽然病逝而未竟其功!也是通过阅读这部小说的精彩故事情节,我心目中留下了四川保路风潮领袖蒲殿俊的形象。以后,又读了蒲般俊的一些史料,更加详细地了解他一生的行迹,对这位在中国现代史做出杰出贡献的爱国人士甚感钦佩。  相似文献   
17.
3月24日中午,周末在校值班的广渠门中学体育老师魏发团,将学校体育馆的门锁好,利用午休时间匆匆赶往红桥附近的林培仁老人家。"大爷,您看今儿我给您带的啥。"一进门,魏发团轻车熟路地走到厨房,打开刚买的枇杷罐头,端到林大爷床边:"春天了,多吃点枇杷好。"魏发团一勺勺喂着,一边陪老人聊着闲天。今年97岁的林大爷与魏发团结缘于12年前的一个雪天。那天,  相似文献   
18.
曾晖 《廉政瞭望》2014,(12):33-33
1894年1月,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3月,朝鲜国王李熙向清政府求援,日本诱使清廷出兵……  相似文献   
19.
蒋正治  贾三强 《求索》2013,(7):134-136
晚清湘军重要将领罗泽南,以儒生领兵,对湘军的创建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余事为诗,留下了近两百首诗歌,集中反映了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孝亲忠君、恋土爱国的道德情操;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思想情怀的儒家文化精神。解析罗泽南诗歌的儒家文化精神,对于理解其文学思想,探寻其心路历程,把握其文学创作的内容、特色、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罗泽南甚至晚晴湘军诗人集团其他士人的生活状况、思想状态,探索湘军成功的原因进而发掘近代湖南人精神和湘学精神,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书讯     
《南风窗》2013,(6):96-96
《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美】巴林顿·摩尔著王茁顾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12月版本书作者是美国当代知名社会学和历史学专家巴林顿·摩尔,他在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指出,西方民主只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结出的果实,而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道路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形态是形形色色的。此书1966年问世后,即在欧美文化思想界引起普遍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