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255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晚清名臣、湖广总督、“慧眼识得孙中山”的张之洞,过年时都是让部下拎着皮箱往外跑,去哪里?去当铺,把身边值钱之物送到当铺换俩过年钱。  相似文献   
242.
本期导读     
《春秋》2011,(6):1-1
美洲致公堂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海外华侨组织.也是中国致公党的前身。1904年孙中山。加入美洲洪门,对致公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于1911年决定同盟会会员一律加入致公堂:辛亥革命时期,美洲致公堂积极筹款支援革命,它所捐助的大量经费成为辛亥革命起义.经费的主要来源:洪门致公堂众多成员也是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惠州起义等二系列...  相似文献   
243.
洪振快 《廉政瞭望》2011,(11):66-67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腐败的官员,却没有不腐败的衙门。如果说有官方机构不腐败的话,那大概只有一个——晚清的中国海关。  相似文献   
244.
王元天 《法学论坛》2016,(3):146-151
1902年,刑部左侍郎沈家本,奉光绪的谕旨领衔修律,但在随后的修律中,沈家本顺势推动了政府层面的司法改革,这对中国随后的社会进步,尤其是法治上的变革,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在百余年后重新审视和思考沈家本领衔的修律以及更艰难的司法改革,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价值.在系统梳理沈家本领衔修律和司法改革后,可以发现,它们在法律体系和法治精神等层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5.
晚明大儒刘宗周,是有名的清官,也是著作颇丰的哲学家,时人称其“世上麒麟凤凰,学者泰山北斗”。但他却不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政治家,仕途也颇为坎坷,其中屡发迂腐之言,乃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6.
王家淼 《前线》2011,(10):46-47
一个世纪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开辟了崭新的共和时代。在迎来这场伟大革命发生一百周年之际,我不禁想起北京的一条胡同红罗厂,因为它和一位辛亥烈士的名字、一位晚清重臣的名字系在一起,他们就是彭家珍和良弼。  相似文献   
247.
马一 《东南亚纵横》2011,(10):77-81
晚清驻外领事品流纷杂,来源不一,其中驻在国华商侨领膺任领职者,在晚清设领保商护侨方面发挥的作用独具特色,尤为引人注目。本文拟分析华商侨领充任领事的原因,概述其作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做一更为客观、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48.
刘新勇 《春秋》2011,(3):34-36,1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然而此时的中国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朽不堪以及外国列强的侵略,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当时的北洋政府提出了“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思想,先后颁布了许多振兴民族实业经济的法规,掀起兴办实业的热潮。为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众多工商业者发出了“仿制洋货、改良土货、推广销...  相似文献   
249.
慈禧雷语     
鲁莽 《政府法制》2011,(18):13-13
不管我们怎么评价慈禧太后,她作为晚清历史上最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一点我们始终无法否认。这位老太后活的时候风光,死了更风光,仅谥号就25个字: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超过以往历史上的其他任何一位皇后。慈禧太后的谥号虽然特别,但是她的言辞更特别。其一生雷语颇多,可谓天雷滚滚。  相似文献   
250.
杜国良 《学理论》2011,(9):88-89
左宗棠,晚清一代名臣,又被称为"中兴名臣"。生于盛世的余晖中,学于乱世的前夜,入仕之途艰难曲折,终以荐举之路步入仕途。入仕之时,适逢乱世,大清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中,受命于危难之中的他,学以致用,力挽危局,虽不能扭转乾坤,但也给当时的世人以一线希望。他的一生,特别是求学——入仕的历程,无意中成了晚清政局演变的缩影。命运对他个人而言是垂青的,成就了大器晚成的他,但晚清政府就远没有他个人幸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