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182篇
中国政治   269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1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李佩英 《湖湘论坛》2009,22(3):107-108
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史上,“和合”一直作为我们民族的主流思想贯穿始终。和合精神包括天人合一思想和和谐恩想。倡导和发扬和合精神,对建立和谐世界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
和谐世界理念充分吸收和运用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宝贵精神,既为处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关系提供了全新的思维,同时也以此表明中国政府对于当今世界战略的抉择和良好愿望。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和谐世界理念要被全世界理解并接受,与和合文化走向世界密不可分。笔者认为和合文化提供了成功实现跨文化对话的进路,即尊重跨文化对话的平等性和互惠性。  相似文献   
83.
84.
赵国付 《世纪桥》2009,(11):3-4
和合精神是周恩来重要的精神品格之一。周恩来把和合精神运用到一二次国共合作中,并力促实现第三次合作。从而促使国共两党相互间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寻求统一和加强合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及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5.
蔡云 《当代贵州》2008,(24):39-39
改革开放30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国内民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贵州民营企业对全省GDP的贡献值已经从1978年的1%增长到2007年的超过31.3%。  相似文献   
8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自觉和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历经十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新时代,我们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国家绿色发展之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而实现人类世界的永续发展。剖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蕴涵及其世界意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7.
陈坚 《理论与当代》2008,(11):20-22
一、充分认识建立安顺试验区的重大意义 安顺试验区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风起云涌,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时代条件下建立的。试验区的建立,是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战略决策,利用安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集体、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的需要。和谐、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心、民族魂的表征。化解人类冲突,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89.
传统和合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开新与挖掘,吸收其积极思想,对现代公民行使表达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和合文化包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及“中庸之道”等重要内容。和合文化作为我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的特有文化背景,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多元化利益表达的包容。同时,还有利于对个性化利益表达的支持,以及对冲动性利益表达的抑制。  相似文献   
90.
国际理解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项基础性教育内容,是学会共生的教育,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理解与被理解相统一的教育,是认知与能力相统一的教育,是受教育者的修身教育与外在责任意识教育相统一的教育.其实质是一种面对差异、认识差异、试图化解差异所可能导致的危险和冲突的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使不同民族和国民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