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亚非纵横》2005,(2):1-8
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于2005年3月30日在北京举行纪念亚非会议50周年座谈会,有80多位外交官、学者、专家及亚非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出席。会议就50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刊将会议发言内容节录如下(按发言先后次序排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2.
承继与延展:列宁的"均势"理论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一词一直被视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特有话语,然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多次在他的论述中论及"均势",构成了其"均势"理论。列宁对"均势"的论述承继了欧洲国际舞台的某些传统,同时,又与其"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和"和平共处"思想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列宁的"均势"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实践始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高海宽 《亚非纵横》2005,(2):9-12,79
1955年,为反对殖民主义、促进团结与合作,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亚非国家召开万隆会议,并确定“万隆精神”与和平共处原则。50年来,“万隆精神”与和平共处原则,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国际关系准则。中国对“万隆精神”与和平共处原则的确立和推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依旧需要发扬“万隆精神”、继续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相似文献   
44.
刘乃强 《南风窗》2007,(22):22-24
近年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积极进取的国际关系新理论的框架。刚刚成形的新理论,还未全面充实和转化为战略和政策措施等运作体系,需要赶快补足,才能够符合国内发展和国际新地位相互配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45.
《半月谈》2004,(13):86-87
  相似文献   
46.
<正>当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然而要实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需要各国的政治意愿和国际法的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的迅速发展,现行贸易体制需要一套公平、合理、透明的国际贸易规则。建立一个以规则为基础而不是以权利控制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实现多边贸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及实行国际贸易法治重要的一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揽子60个国际贸易协定是国际贸易领域最广泛,也是国际贸易领域的唯一体系。160  相似文献   
47.
赵义 《南风窗》2012,(1):44-45
邓小平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但在重要事务上他也需要获得领导层其他成员的同意和支持。比如废除人民公社,允许和农户家庭签订承包合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等,邓小平都经历了一段很长的仔细磋商的时间。  相似文献   
48.
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思想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对外交往活动、追求世界和平的过程中,是指导新中国开展一系列对外活动,建立睦邻邦交正常化的指导思想。研究与学习周恩来的和平共处外交思想,对我们今天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苏长和 《外交评论》2013,30(1):1-11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之间的相敬相亲是国际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文章提出全球化时代各国国民的国际关系教育问题,认为国际关系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各国人民正确地对待外部国家及其人民,在差异中形成人文相亲的交流格局,帮助各国人民在国际交往的基本问题上形成比较接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文章探讨了影视新闻、学术研究、人文社科教材、日常交往等在各国国民国际关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梳理和评论了四种国际关系教育模式,即相互妖魔化的国际关系教育、普世价值国际关系教育、新殖民主义国际关系教育和人文相亲的国际关系教育。文章对中国国际关系教育的思想和文化资源做了扼要的阐述和概括,指出了国际关系教育对于深化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术议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中国首先提出、不懈地倡导和一贯坚定地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世界多样性。其中, "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中华"和"文化的精髓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文化渊源。"协和万邦"、尊 重世界多样性是新千年的迫切需要,而西方的"文明冲突论"、"帝国论"、"新帝国论"等主张都不适合建 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尊重世界多样性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内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 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