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3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各国政治   133篇
工人农民   201篇
世界政治   4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0篇
法律   3254篇
中国共产党   5012篇
中国政治   6043篇
政治理论   2370篇
综合类   406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550篇
  2014年   1544篇
  2013年   1374篇
  2012年   1671篇
  2011年   1787篇
  2010年   1678篇
  2009年   1693篇
  2008年   1834篇
  2007年   1230篇
  2006年   1182篇
  2005年   1119篇
  2004年   1103篇
  2003年   901篇
  2002年   834篇
  2001年   607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在历史学界与历史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历史学是不是科学,换句说说,历史学在何种程度上被称为科学?从表面上看,这是史学本体论所首先要面临的基本判断问题,但实际上,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是学术界对历史认识的性质及特点存在着不同看法的反映,即  相似文献   
992.
论群众工作中亲和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亲和感是一种能和他人打成一片,使人愿意接近并视如知己,以至产生的共鸣共振之感。只有建立起了亲和感,才有可能汇聚起群众的力量,使群众工作取得更好成效。而亲和感的建立,靠的是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关心、了解、融入、贴近和服务。  相似文献   
993.
邓小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彰显了浓厚的哲学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主要表现为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的实践理性精神,以强调对话沟通、开放共生为要义的交往理性精神,以谋求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重心的工具理性精神和高扬“以人为本”旗帜的价值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从根本上保障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面向事实、直面文本、超越创新、开放共通、求真务实、以人为本、高瞻远慕,从而达到其健康、良性、顺利的发展的目的;这种哲学理性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994.
《当代贵州》2011,(34):66
在节省流量费的情况下玩更多的游戏,是游戏控的大爱。游戏包是一种游戏业务优惠服务,当用户订购了某款游戏包业务后,就可以享受该游戏包业务每月推出的优惠游戏业务,目前已推出爱游戏特惠包和爱游戏大众包两种。爱游戏特惠包(资费:2元/月)简介:订购即可获得当月推出的3款精品游戏,游戏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律师》2011,(1):19-19
2010年11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人民法院报社、法律出版社联合举办《民商事审判方法研讨会》在京举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邹碧华结合基础法院法官办案实践探索总结的“要件审判九步法”受到了与会法官、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996.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信仰发展的伟大成果,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了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价值理想,是人类终级关怀的不懈追求,其所倡导的崇高理想在人类长期不懈的奋斗下,一定会成为现实。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历史发展认识的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97.
19世纪以前欧洲的国际私法学说对国际私法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学说的解读,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展现学说的原貌。鉴于此,同时抛弃非理性偏爱,本文对传统的各个学说进行了尽可能的再现,希望能对学说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98.
《党课》2011,(24):65-66
作为中共“五老”之一,谢觉哉的一生是好学深思的一生。无论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时期,还是在国事繁忙的建设年代;无论是在艰难跋涉的长征途中,还是在延安窑洞的煤油灯下,他坚持读书学习数十年如一日。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毕生自修无尽期”。他积累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99.
徐鸣 《唯实》2014,(2):4-6
<正>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的社会性迁移,日益延伸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腾出了空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服务;而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为缩  相似文献   
1000.
人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传统哲学从抽象的视角探讨人类不变的共性本质,试图获得关于人是什么的永恒定义。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批判传统西方哲学对人的绝对本质的抽象追求,探讨人的现实的社会性本质,指出现实的人处于不断的生成之中,表现为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