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79篇
中国共产党   430篇
中国政治   441篇
政治理论   244篇
综合类   2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伴随着唯物史观的逐步形成而逐步完善的.反映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即在意识形态一词的确切使用意义上,存在多重维度.这一特点加剧了包括‘虚假性'问题在内的意识形态问题的复杂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后学者在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中持续不断的争议.本文试图结合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分析马克思有关这一概念的代表性理论文本,尝试厘定其为意识形态的涵义设定的几种维度,发掘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差别性论述.  相似文献   
122.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已越来越频繁而又广泛地参与到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和交流中。在中国与其它国际和地区的交流中,口译在帮助交流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任务。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演讲者和目的语听众之间的桥梁的角色参与到整个交流活动中来。本文以法国著名翻译家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释意派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的口译稿,来探讨一下释意派理论对口译技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3.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话语的多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话语的多面性,主要在于其就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形成的日本因素与根本解决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基本因子,唯物史观与法社会学的话语表达,重点讨论自由主义法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学分野或合作的种种表象,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作一个初步的阐述。研究20世纪中国法学话语多面性的存在,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法理学形成发展的历史经过,从而深入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历史命运研究。  相似文献   
124.
李文武 《学理论》2009,(30):209-209
现代美术的特点是“创新”,而创新则意味着变革、否定和批判,最终导致的就是艺术的不断变化。一个事物的灭亡意味着另一事物的产生,新事物总是在与旧事物的不断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艺术就是在与传统艺术的挑战和斗争中不断地发生发展的,而这种斗争与挑战必将会导致现代美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颠覆。  相似文献   
125.
将苏联剧变、解体的原因总的归结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论点是错误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苏联解体进行分析即可发现,其原因在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阐述的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放弃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改变了社会主义改革自我完善的性质;改变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抛弃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修改宪法,改变了社会主义性质。其结果必致亡党亡国。  相似文献   
126.
对马克思学说的层次性结构的正确认识是重建马克思主义在场性的前提。对马克思主义层次性的解读存在不同范式,结构性解读和功能性解读是已有的基本范式,而按照马克思的文本逻辑对其学说的层次性结构进行解读则是马克思学说层次性研究的范式转换。马克思文本中有关其学说层次性理解的逻辑,是对马克思学说层次性划分的最终根据。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学说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第二层次是唯物史观,第三层次是其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7.
对马克思学说的层次性结构的正确认识是重建马克思主义在场性的前提。对马克思主义层次性的解读存在不同范式,结构性解读和功能性解读是已有的基本范式,而按照马克思的文本逻辑对其学说的层次性结构进行解读则是马克思学说层次性研究的范式转换。马克思文本中有关于其学说层次性理解的逻辑,是对马克思学说层次性划分的最终根据。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学说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第二层次是唯物史观,第三层次是其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8.
记者:最近读了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哲学意蕴》的文章,觉得您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这就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办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唯物史观,用唯物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唯物史观的作用有这么大吗?  相似文献   
129.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不仅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结构和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种理论武器,而且直接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该文主要从理论基础、研究预设、知识完整性三个方面论述唯物史观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0.
2000年前夕,即1999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世纪感言”中登载了为中华世纪坛撰写铭文的魏明伦的文章。这位先生在引述经过他人指点已作了修改的铭文后写道: 考生呈上试卷,专家请赐点评。余兴未尽,握笔再思。是什么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千年万载实践证明,动力有多种,其中文化与科学是重要乃至主要的动力。可叹大半个世纪以来,吾国竟将动乱连绵的农民战争当作“推动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这种“唯一”论,不是唯物史观,而是“唯乱史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前奏!正如中华世纪坛修建创意所述:“在‘左’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