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79篇
中国共产党   430篇
中国政治   442篇
政治理论   244篇
综合类   2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张永久 《各界》2010,(4):84-87
在曾被打入另册的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有一位叫毕倚虹(1892—1926),江苏仪征人氏,原名毕振达,笔名几庵、清波、逐客、松鹰、娑婆生等。早年,袁克文(袁世凯次子)慧眼识珠,称毕倚虹为“小说无敌手”,有挽诗哀悼云:“绝代文章传小说,弥天泪语几人知。”甚为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162.
牛俊伟 《桂海论丛》2010,26(4):55-59
广松涉在《唯物史观的原像》一书中作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认为异化劳动不过是马克思对私有财产所作的概念性把握,二者的真实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尚未最后解决。广松涉的这个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关于马克思所面临的逻辑张力和理论困境,他的分析就难免有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163.
李冬俐 《学理论》2010,(1):65-68
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强调人类实现平等具有客观规律性。依据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是人类实现平等的物质基础,人类理想社会因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建立了真正平等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引发了我们从生产资料、按需分配、劳动能力、道德觉悟等几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4.
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史观,使人们对社会的发展有了科学的认识,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本文从唯物史观的形成、意义、后人的争论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5.
谭紫霄与天心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求索》2010,(2):113-114,193
本文考察了与唐末五代道士谭紫霄所行“天心正法”有关的各类文献,发现其法术包含了唐代正一法术与闽越巫术,他信奉的神灵属于唐代正一道经中与北帝有关的神灵系统。谭紫霄在江西修行时,其道法也在江西得到了广泛传播。宋代以后,谭紫霄所行的法术和信奉的神灵为新符策道派“天心派”所继承。  相似文献   
166.
民生思想的实质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认识和看法。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演进的,也是与唯物史观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据此,文章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加以考察和说明,即唯物史观形成之前的萌芽阶段,伴随着唯物史观确立的正式形成阶段,以及唯物史观确立之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完善和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67.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全面继承,并且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特点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它体现了总体与个体的统一、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必然涉及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全面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各个方面的条件;只有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消除分工所带来的人的片面性。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条件,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发展与公平是互为前提的,片面强调发展而忽视公平,最终会使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公平与发展两者应当是统一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下。  相似文献   
168.
本文拟以唯物史观为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旨在阐明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①生产力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基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②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思想源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范式:③群众史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建构依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维视角;④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9.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统一性。这四大理论成果提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在理论价值上体现了人民性的统一性;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内核上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统一性;积极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品质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0.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是对唯物史观的体现,表明唯物史观在今天并没有过时。恩格斯晚年在完善发展唯物史观过程中提出的"历史合力论"对于我国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