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94篇
中国共产党   2441篇
中国政治   1068篇
政治理论   191篇
综合类   12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刘晓农 《党史文苑》2012,(11):11-15
1935年3月4日,春风中细雨飘飞,天气乍暖还寒。在江西省信丰县塘村山区,正发生着一场红白两军进行包围与突围的恶战。兵力上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部队,将头晚宿营于此的中共赣南省委、省军区2000余人,重重包围在这块方圆数里的狭长地带。早已疲惫不堪、饥寒缠身的红军官兵,在危局下拼死反击,试图杀出敌围。处在劣势中的红军并非是毫无斗志的溃军,他们在省军区司令员李赐凡、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的指挥下,奋力与敌人拼杀。  相似文献   
132.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12,(17):18-23
重庆谈判刚刚结束不久,蒋介石便仗着拥有数倍于我党武装力量的所谓美式装备的国军,向我党发起挑战,内战已是迫在眉睫。毛泽东本着和平民主团结的民族大义,尊重美国其间所作的斡旋与调停,力求和平解决国共之间的争端。面对蒋介石的步步紧逼,毛泽东针锋相对,有效地将反击蒋介石"围剿""清剿"的自卫战争,导向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33.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犀溪乡甲坑村郑家坑。1935年10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英率挺进师一部与闽东游击区领导人叶飞、范式人在寿宁郑家坑村会合,并召开联席会议。鉴于当时双方都与党的上级机关失去联系,为了能在战略上互相协调、互相策应,共同反击国民党军的"清剿",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刘英任临时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134.
覃爱华 《当代贵州》2013,(16):45-45
钱壮飞与李克农、胡底被誉为我党地下战线的"龙潭三杰"。周恩来等中央负责人后来多次说过,如果没有钱壮飞,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在了。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重要的情报人员之一,在我党隐蔽战线历史上他与李克农、胡底一起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1929年底,他根据党的安排,打入国民党核心特务机关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凭着忠诚与机智,为党和红军  相似文献   
135.
翻开尘封的档案,透过历史的烟雾,回眸当年上海刚解放时的峥嵘岁月,令人感慨万千。虽然当年国民党的军队像雪崩一样地瓦解了,但国民党保密局派一些训练有素的特务不断地潜入内地搞暗杀领导人阴谋。面对严峻的形势,新成立的上海  相似文献   
136.
金融是经济核心中枢,"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代共产党人立足偏僻落后的的赣闽边区,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钱袋子,白手起家投入资金融通实践,励精图治致力于探索经济运行规律,重新建构了一种以低利为特征的信贷基本制度,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立统一、具有鲜明阶级特色的货币金融体系,从而奠定和充实了中央苏区的经济基础,巩固和壮大了苏维埃红色政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革命和金融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37.
缪平均 《党史纵横》2013,(10):26-27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然而,在一片团结抗日的浪潮中,国民党反动派始终没有放弃对共产党人的监视和打击。他们在我中共中央驻地延安城内秘密设立了许多特务机构,  相似文献   
138.
从王庸到王夔王庸,重庆市奉节县大寨乡人,出生于1915年5月30日。4岁时便失去母亲,此后又逢军阀战乱,不得安宁。王庸初时在家念私塾,后考入离家几十里的高级小学,成绩颇佳。毕业考入县属夔中(后改为奉节中学),  相似文献   
139.
太行春感     
  相似文献   
140.
姚媛媛 《当代贵州》2013,(20):66-66
"真理被‘道德’欺骗,两种人类各在另一边,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这一首题旨鲜明、激情如火的短诗,是贵州著名的革命英烈林青的遗作之一,这是他对党和人民的豪迈誓言,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林青,原名李远芳,又名李旭如,1911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今七星关区)。因家境贫寒,林青13岁便辍学到一家商号当学徒,15岁因不堪雇主虐待,愤而离乡到重庆,开始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