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81篇
世界政治   2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3篇
法律   2391篇
中国共产党   2616篇
中国政治   3799篇
政治理论   688篇
综合类   103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975篇
  2013年   911篇
  2012年   960篇
  2011年   1037篇
  2010年   969篇
  2009年   1033篇
  2008年   1107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2015年新《行政诉讼法》生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倾向于通过行政职责要素对行政协议的边界进行扩张解释,而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庭法官则倾向于基于行政职权要素对其边界进行缩限解释。造成双方分歧的原因,乃根植于我国宪法中保障公共利益与尊重私人权益两者价值之间的内在张力。化解双方的分歧,需要引入比例原则,即只有当行政职责足够重要时行政主体才可适用行政协议制度,若通过民事合同便能确保行政职责的实现,则显然不必认定行政协议;与此同时,为了避免造成司法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民事庭法官亦需要尊重法定的有名行政协议之范围,为诉讼当事人提供相对确定的管辖指引。  相似文献   
983.
积极推动各类新型土地财产权在我国实定法上的“落地”,是突围我国土地财产权的封闭结构,深化我国土地法律制度改革,助推土地产权清晰化、土地要素市场化等目标实现的内在诉求。目前学界围绕土地发展权的内涵、生成逻辑、法律性质和归属等方面的认识尚存明显分歧。其缘由主要在于学理上围绕这一新型权利的法理研判,并没有立足于中国现行地权结构语境来对其内容这一基础性、前提性知识作科学界定。法理上,对土地发展权内容之准确定位,是厘定这一权利的射程范围,区隔此权利与彼权利以及展开与之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中国语境下,学理上应立足现行地权结构形态,从平面和立体二元维度来对土地发展权内容作科学定位。自平面维度观之,土地用途变更后的增值收益分配构成土地发展权内容之传统要义;自立体维度观之,土地开发强度变更后的增值收益分配构成土地发展权内容的新近发展。无论是平面维度下的土地发展权,还是立体维度下的土地发展权,都应该成为这一权利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所考量的对象。故而现有围绕土地发展权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的范式亟须转型。  相似文献   
984.
985.
从中共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笔者以此为题,采访并收集了部分政经高端人士对城镇化的看法实现中国城镇化有序、健康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发改委前主任张平强调:城  相似文献   
986.
苏联解体后,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全盘西化,叶利钦政府对农业进行了改革。改革围绕着土地私有化和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的改组进行。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农业出现了连年滑坡。普京上台后,将农业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继续实行农业改革,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发展大型农业综合体。至此,农业危机得以解除,农业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虽然我国与俄罗斯基本国情和农业改革之路不尽相同,但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很多经验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87.
《北方法学》2018,(1):150-160
《宪法》第10条通过将不同空间位置的土地归属于不同公有制主体的方式确立起了土地产权制度上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土地产权结构客观上造成了《宪法》第10条第1款与第3款之间的逻辑矛盾,也造成了城市化进程中入城集体土地产权归属的宪法难题。既有研究均将这一矛盾的根源归结于《宪法》第10条第1款的规定。实际上,这一矛盾的症结既非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也非征收必须满足公共利益需求的规定,而在于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转换方式不完善。通过修改《宪法》第10条第3款的规定,将征购作为与征收并列的土地产权变动模式,不仅能够在不改变宪法既有规定含义的前提下消解第10条第1款和第3款之间的矛盾,也为解决入城集体土地的产权归属和变动模式提供了宪法依据。  相似文献   
988.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农用土地使用权市场化、货币化、股份化。  相似文献   
989.
990.
高房价是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许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抑制房价恶性增长众说纷纭、出谋划策。然而3月15日,在全国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北京土地市场造就了三个“地王”,其制造者全部是中央企业,就连央视评论都说“房价总理说不算,总经理说才算”,北京土地交易在舆论压力下被迫暂时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