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斌 《法制与经济》2010,(2):122-1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用地管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从不同角度初步探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深入研究,探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改进问题的措施,为各级政府正在或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实施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2.
物权法颁布至今已两年有余,对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物权法和城市的土地规划的目标都是城镇土地的合理公平使用,二者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另一个方面,城市规划某些时候往往意味着土地利益的重新分配,从这个角度讲,物权法也有可能与城市规划发生冲突。为了区别这种影响的不同层次,不妨将物权法构成的土地产权体系拆解为两个方面,即产权结构和立法精神,来分别探讨其与城市土地规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我国违法用地的现象严重,土地规划的编制缺乏科学性是导致人为随意修改规划造成违法用地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土地规划的现状、土地规划机构的规划能力和水平对规划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影响,构建我国土地规划资格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建立我国专业化的土地规划队伍即土地规划资格制度应参考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的模式。  相似文献   
24.
浅谈土地利用规划实施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用地管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从不同角度初步探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深入研究,探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改进问题的措施,为各级政府正在或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实施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5.
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和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现状,从公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在要求、监督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必然要求三个方面阐述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必要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助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增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在曾是川陕苏区的这片大地上,红军的理想、意志、力量,还有乐观、无畏的气概留了下来,渗进这块土地上人们的血液之中,熔铸成大巴山人的性格,影响过去、今天,乃至永远。  相似文献   
27.
吴亮 《北方法学》2015,(3):64-71
美国的投票式分区管制将票决制度运用于土地规划,是一种最强程度的公众参与。实践表明,土地规划领域有适用票决制度的必要,票决制度体现的公众参与特征包括决策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关系,决策结果对公众参与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在信息公开制度健全、议题限制、平等保护审查等条件下,居民投票不会沦为"愚众政治",与专业机构判断的对立也会缓解,而且也不会"压迫少数人的意见"。我国应在涉及健康、生命安全的公共项目选址决策中引入票决制度,并同时完善信息公开配套机制,以及加强对居民投票决策不违反公益要求的程序管控。  相似文献   
28.
超越美国需要多少土地红利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创270万亿GDP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严重地伤害着这个国家,也伤害着这个国家的人民。令人惊奇的是,现行土地制度可以说伤害了每一个相关利益集团,但改起来却很难。其原因可能是认识问题,也可能与体制的僵化有关。所谓释放土地红利,就是要通过改革,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平,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各种用途上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29.
土地规划是国家管理控制土地的一种行政行为.本文在首先考察了我国土地规划制度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利益衡平观为指导,具体探讨了我国土地规划制度所存在的四个问题,并且提出了予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
以武汉市为例,结合《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土地利用安排,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据《总规》,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始终秉承"三增五减"的固定模式,具体表现为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耕地、草地、其他农用地、滩涂沼泽和自然保留地减少。(2)研究期内,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由最初的197.64亿元下降为174.15亿元,生态损失严重主要源于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滩涂沼泽面积的减少,滩涂沼泽的生态服务功能被忽视;当前《总规》的土地利用安排朝单一化发展,多样性和生态均衡性有所下降,并不利于武汉市的生态环境建设。(3)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所有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证明测算结果可信,且耕地的敏感性指数值最高,说明耕地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