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偶读清初作家龚炜所著《巢林笔谈》,里面一则“官夫人劝廉”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明朝官员江一麟任地方官时颇有作为,在百姓中享有贤良方正的声望,因此“以贤牧升部郎”,因为做地方官优秀而被擢升为中央某部郎官(相当于中央部委司局级)。接到皇帝的命令后,江一麟便即刻整理行装,准备乘舟北上,进京就职。  相似文献   
22.
一位市委书记电话提醒我关注一下“老领导创办协会”的现象。他说,创办协会的老领导给他这样的地方官造成了一些困扰。他说,最近几年,陆续有离退休的老领导办各种协会,然后到地方找过去的老部下、如今的地方一把手们要钱要车要房。“比如,一个退休的领导,自创成立了一个协会,他打电话给我,要我支援两三万元的活动经费,然后在我这里成立分会,还需要在协会活动车辆和办公场所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23.
苏清 《廉政瞭望》2010,(18):39-39
糊弄领导视察绝对是门学问。就在前两天,俄罗斯就出了一档子事,地方大员接待总统视察,邀功请赏心切,以假乱真弄得太过了,结果引得同僚不满,更让百姓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24.
熊西平 《各界》2011,(2):43-45
宋恭帝德祜元年(1275年),蒙古兵排山倒海般南压,南宋危如累卵。拉着四岁的宋恭帝垂帘听政的谢太后连忙鼻子一把眼泪一把地下“哀痛诏”,急命各地方官招兵“勤王”,抗敌保“国”。谁知“满朝朱紫贵”,真正领兵“勤王”的只有六人,文天祥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5.
柯逸 《廉政瞭望》2012,(4):35-35
《随园诗话》里提到一则故事,说有位太守看上了一株古松,打算伐来做木料,乡里的书生听说后,便写诗感叹: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夜深秋月冷.误他千年鹤归来。太守见了此诗,便没有下令砍树。一首诗能得到地方官的直接反馈,显然是读书人之间惺惺相惜的结果,搁现在,别说区区28字,就是万言血书也阻挡不了社会进步的滚滚车轮。  相似文献   
26.
刘建明 《党课》2014,(20):80-81
唐朝开元年间,广州文人范知璇屡试不第,做官无门,却名利之心不死。宰相宋琛因犯颜直谏被贬为广州都督后,忧国忧民、“敬业爱岗”不改初衷,为百姓大办好事、实事,政绩卓著,口碑甚佳。朝廷征调宋公再次入阁为相时,百姓哭留不住,自发集资要为其修建“遗爱碑”。于是,范知璇抓住天赐良机,摇动生花妙笔,写了一篇《良宰论》献给宋公。此文闻一增十、见百益千,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令人不忍卒读。对于某些地方官来说,若遇上这等事,定是欣喜若狂,立即勒碑刻石,大彰功德,但宋璨却是位正直廉明的官吏,看到个中有股不正之风,便大笔一挥批日:“文涉谄谀。作者若为文章高手,可参加考试,不必来这一套。”结果范某拍马不成,聪明反被聪明误。  相似文献   
27.
申玉阶 《群众》2007,(11):79-79
"政绩"一词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顾名思义,就是概言一个当政者任期内所取得的业绩。政绩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职务的升、降、留、调,因此如何在任内建树令人瞩目的政绩,无疑对当政的地方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8.
夏吟 《法制博览》2010,(4):52-52
过去,人们大多称州县一级的地方官为“父母官”,不过,在那个“十官九贪”的社会,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并不多。只有那些公正廉明、贴近百姓的基层官员才配称为“父母官”。因为这一称谓,是从为百姓办事、受百姓拥戴的汉代的“召父(召信臣)”和东汉的“杜母(杜诗)”开始的。  相似文献   
29.
正由于不可能根本改变各级地方官向上负责而非向下负责的制度,仅仅在技术层面作修补,故始终无法突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改朝换代循环,而“知县害民”也因此成为帝制时代不可能解决的政治难题。  相似文献   
30.
立碑与拆碑     
明朝名臣于谦身居高位,清廉正直,在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在贫寒中坚持着操守。他长期在河南、山西为地方官,平冤狱、济灾民、设药局,深受百姓的爱戴。有一次他要进京,朋友劝他带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分送朝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