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70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各国政治   1029篇
工人农民   1423篇
世界政治   400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60篇
法律   20569篇
中国共产党   29766篇
中国政治   48951篇
政治理论   12979篇
综合类   18125篇
  2024年   450篇
  2023年   2103篇
  2022年   2084篇
  2021年   2466篇
  2020年   3132篇
  2019年   1535篇
  2018年   721篇
  2017年   1340篇
  2016年   2155篇
  2015年   4316篇
  2014年   11617篇
  2013年   10437篇
  2012年   13329篇
  2011年   14286篇
  2010年   11465篇
  2009年   10842篇
  2008年   10745篇
  2007年   8666篇
  2006年   8200篇
  2005年   5675篇
  2004年   3288篇
  2003年   2770篇
  2002年   2620篇
  2001年   2093篇
  2000年   1778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对既定的政府政策进行学术研究,既是政策诊断的需要基础,又是公共管理与政府治理学科积淀的必要内容。对既定政策的研究可以有两种视角,一是对政策进行延伸阐释,二是对政策进行总结概括。前者包括政策意义研究、政策类型研究两个维度,后者包括政策效果研究、政策实践创新两个维度。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政策为例,可以看出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在上述四层展开。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政策的理论内涵,也为其未来延展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3.
124.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5.
本文旨在利用内容分析法全面展示中央环保督察这一中国环境治理场域下的最新治理实践。中央环保督察的启动是中央政府对压力型环境治理实践中失衡的央地关系、府际关系和政社关系的主动调适,并试图消解因上述关系失衡可能引致的合法性风险。环保督察的实施一方面实现了环保压力的再传导,并通过引导地方政府的注意力来塑造其对环境治理的长期偏好,另一方面也通过建立督查信息链改善了央地间的信息不对称。但由于环保督察内生于压力型体制,因而其领导、组织和运行的微观机制还无法摆脱对运动式治理的路径依赖,这反映了转型期中国环境治理实践的特点:复杂繁重的环境治理任务呼唤进一步完善以法治化为核心的常规治理,但替代性治理机制的匮乏使中央在短期内仍需借助高规格的环保督察来倒逼地方政府完善常规治理。  相似文献   
126.
《行政论坛》2019,(3):95-102
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和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不同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的制度差异性和不同关税区的空间异质性,使其广域的治理体系建构面临挑战。从"区域主义空间"理论和多层级治理理论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不只是产业聚集、技术外溢和区域创新所自然演化的经济地理空间。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主导的、在一个新的特定区域空间尺度上展开集体行动的多层级治理框架。地域性治理和功能性治理是多层级治理框架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两种治理类型,其有效治理的关键在于达成制度性集体行动。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区域治理中制度性集体行动的达成主要依赖两种类型的区域制度,即工具性制度和"身份提供"制度。因而,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区域治理类型和区域制度类型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7.
翻开辉煌的中国革命史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闽西留下的光辉足迹,留下的动人故事,留下的伟人风范,写下的不朽篇章,永远闪耀着伟大的光芒,铭刻在闽西老区苏区人民心中。从"风云突变"的1929年到"不怕远征难"的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在6年时间里,毛泽东曾6次来到闽西。尽管那时他身处逆境,几经沉浮,但他始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始终把信仰和责任扛在肩上,以博大的民族情怀、崇高的人民情怀、盖世的雄才大略和捍卫真理的执著,成为引领中国革命事业走向胜利和成功的核心人物。  相似文献   
128.
《实践》2020,(1):56-5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担使命、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大对黄河大保护的支持力度,助力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建构,其构建会涉及到诸多国际社会性因素,必然是一个国际政治社会化过程。由于国际理念/规范社会化的渐进性、国际社会的多样性以及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阶段性、多样性、反复性的特征。对于日益崛起的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社会学意义。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主体条件与物质技术条件也会日益完备,有理由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终将实现。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