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146篇
中国共产党   237篇
中国政治   419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在更新,因而语言也随之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词汇里。文章初步探讨了我国在转型时期某些机构名称变更的社会根源,社会后果,及对人们认知的影响,即: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72.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已经六十二周年了,但日本右翼势力仍十分活跃,日本军国主义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日本耻感文化与西方罪感文化以及日本耻感文化与中国耻感文化的比较分析,认为日本耻感文化的异质成为日本二战中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源之一,也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埋下了思想隐患。  相似文献   
73.
詹贤武 《新东方》2010,(6):F0003-F0003
老城镇位于澄迈县北端,东邻省会海口,北临琼州海峡,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人。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澄迈境内建苟中县。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澄迈县治迁往老城,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倭寇侵扰和瘟疫流行,澄迈县城遂迁至金江镇。老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澄江和迈岭之间留下千年悠悠古韵。  相似文献   
74.
樊茹慧 《实践》2011,(7):I0006-I0007
自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将鄂尔多斯市确定为全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以来,全市围绕“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工作正在良好而有序地开展。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城乡统筹工作,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又将、鄂托克前旗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并组织东部发达旗区、市直单位和企业对口支援鄂托克前旗搞...  相似文献   
75.
废名和沈从文系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两人的乡土小说在构建方式上都带有诗性的特质。废名长于诗性智慧的锻造,沈从文则长于诗性生命的礼赞。对两人乡土小说的诗性建构的研究,既有助于加深对京派作家群体性艺术追求的理解,也可一定程度上丰富对废名和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正根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 1-2006)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规定,本刊对稿件的文后参考文献作出如下要求,请向本刊投稿的作者按照本细则著录。一、参考文献——稿件中所有引文和引用观点的文献出处,应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正文末尾,序号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参考文献请注明原作者姓名,书名(含卷、  相似文献   
77.
<正>《天水行政学院学报》转瞬十年了,蓦然回首,十年的跨越,十年的历程,十年的开拓创新,春华秋实,十年的薪尽火传,成果辉煌。今天,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审视这个凝聚了多少人心血的刊物,责任、奉献、自豪、感激夹杂其中,甘苦自知。作为《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副主编,在这个应该欣喜的日子里,文字也许是苍白的,以下几组并不连贯的字符能否代表今天这种特殊的情愫。  相似文献   
78.
1983年7月19日,北戴河. 将近9时,公安部部长刘复之就赶往邓小平的住所.一天前,邓小平的秘书告诉他:邓小平同志正找他,要和他谈谈一份报告的审批意见.这份报告名叫<关于发挥专政职能改善公安装备>,主要目的是为了整治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79.
“名”之惑     
“名”者,代号也。有了名字,人们才能准确地指出一个人一件物。这世上究竞有多少“名”?谁也说不清。“人名”、“地名”、“学校名”、“猪狗名”,形形色色一大堆。看一些古装剧和文学作品,“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早成了豪爽大侠的口头禅。当然,今人已不兴这套。起了名,又觉得土气拗口,命不好要转转运的,闹着改名的人比比皆是。时下,已不仅仅是个人改名,连“校名”、“地名”都讲究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80.
贺信     
值此贵刊创刊之际,谨致热烈祝贺! 祝愿贵刊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荟萃法学精品,弘扬法治精神,立足津门,面向全国,办出特色,办成名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