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661篇
中国共产党   2031篇
中国政治   1856篇
政治理论   412篇
综合类   80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600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进而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十个坚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法爱美 《实践》2021,(1):50-53,6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课》栏目特开设内蒙古党史专题讲座系列党课,以建党百年来内蒙古党史上的重大节点、标志性事件等为切入点,通过12个专题对内蒙古党史的发展历程、经验成就进行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20,(4):73-73
【事件回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4.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恪守党的本质属性、巩固党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思想基础、凝结团结奋进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还对其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规定。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这个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辛声 《新湘评论》2020,(10):64-64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创造历史、赢得未来。中国共产党是在内忧外患中诞生、成长、壮大起来的,艰苦奋斗是党的极其鲜明的精神本色。在近百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党能够一路走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次次从挫折中奋起,在奋进中不断成熟,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条举世公认,那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似文献   
16.
张丽新 《奋斗》2020,(1):26-2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坚守“人民立场”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广泛、真实、管用的人民民主必须遵循的政治初心,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利益最大化的归宿。国家治理应体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国家的一切治理活动,都应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深刻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相似文献   
18.
“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新形势下继承中华美德,发扬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的战略任务;是确立我国改革转型期的主导价值观:是统一思想,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领导干部怎样做到服务人民,而不背离人民:领导干部在权力运用,工作决策的过程中有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在权力的运用时,不能为官与民争利,要“慎权”,“慎欲”;领导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且勿独断专行;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强化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20.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凡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兴旺、发达,而凡是违背了这条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险阻、受到挫折。因此,20年来,从邓小平到江泽民,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