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9篇
各国政治   49篇
工人农民   97篇
世界政治   1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803篇
中国共产党   3888篇
中国政治   4937篇
政治理论   1072篇
综合类   163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1055篇
  2013年   1066篇
  2012年   1143篇
  2011年   1232篇
  2010年   1439篇
  2009年   1205篇
  2008年   1026篇
  2007年   709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今日浙江》2006,(13):56-57
在全省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是省委、省政府从浙江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4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文明委关于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的实施意见。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广泛发动,认真组织,有效推进了活动的开展。目前,全省共有10205家单位与9830个行政村结成对子,开展共建。  相似文献   
52.
李建新  吴坚 《今日浙江》2006,(17):21-22
省委书记习近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的这几年,是我省把握“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最大、农村面貌变化最快、农民实惠得到最多的时期,也是我省“三农”工作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实践充分表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确实是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攻坚工程、优美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与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完全吻合的,确实起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工程的作用,体现了浙江新农村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5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新的奋斗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天等县作为我区典型的山区贫困县之一,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步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  相似文献   
54.
都昌县地处鄱湖之滨.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把“三农”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引导农民建设新农村,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岛双星集团把车间建到贫困农村,“以企带乡,实现双赢”,不仅为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找到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也为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6.
短讯     
《中国民政》2006,(7):62-64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湖南省凤凰县出台《2006年度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重点在资金投入和项目监管上下功夫.按计划有效整合全县扶贫、财政、民政.残联、民族.教育.社会捐助等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全面建立“基本生活、特困医疗、就学.建房.法律.科技”等六大专项救助制度.开展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特困医疗救助.贫困学生救助、建房援助和“一帮一”结对救助等活动。 (林子发)  相似文献   
57.
和谐社会包括城乡社会发展的和谐,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是影响和制约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构建和谐社会,要抓住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关键。不仅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深入推进体制创新,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58.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三清六改四普及二绿化"为重心点,以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为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督查手段,全县新农村建设呈现了村庄整治快速  相似文献   
59.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贵阳要率先在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0.
肖云 《理论视野》2005,(6):10-11
文章阐述了党中央近年来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