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64篇
中国共产党   343篇
中国政治   489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2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城市品牌是良好城市形象的缩影,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志。城市品牌的塑造与营销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福州市在城市品牌塑造与提升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明确福州城市品牌的定位,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重视福州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加强福州城市品牌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62.
浅谈高校学生党员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大海 《探索》2001,(3):3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就其中的一点——学生党员形象的塑造问题,从学生党员形象的内涵,学生党员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学生党员形象塑造的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对于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信仰是他们破解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与归属感的重要基础。高校辅导员树立职业信仰,需要他们由衷地信任辅导员工作的职业价值,并真诚投入职业情感,认真恪守职业规范。但是当前部分高校辅导员出现了职业价值认知错位、职业情感投入失位、职业规范遵守缺位等现象。要有效塑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信仰,应该从深化他们对职业价值的认识,为他们畅通职业发展的渠道,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及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4.
李恩  李赫 《学理论》2009,(17):93-96
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终极目标和内在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为农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精神支柱、主要途径、制度保障、卫生安全和可持续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和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在我国的民族地区,涌现出了各种形式的"生态博物馆"、"村寨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等,而在贵州更出现了"生态博物馆群".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尽管"村寨博物馆"更加强调原生态的生活空间的呈现.但在其文化展演的背后仍然受到一套"东方主义"式的话语/权力机制的操纵.村寨博物馆中出现的"景观的移植与重组"、景观展示中的"文明的冲突"等问题都是目前在此类"生态博物馆群"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传统小说的灵魂之所在,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是人物塑造的三种主要方法。通过选取经典小说文本中相关人物塑造的片断及著名翻译家的译文,以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观照这些译例,详实地分析译者在词、句、语调等层面对形与神的处理,以甄别译文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67.
从伦理行为选择的角度来看,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行为选择与公共行政组织乃至全社会是否存在塑造、支持和鼓励伦理行为的伦理气氛密切相关.结合目前我国公共行政伦理现状,必须从强化伦理教育与培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伦理监督和赏罚回报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加快伦理立法、成立专门的管理和咨询机构等途径来塑造我国良好的公共行政伦理气氛.  相似文献   
68.
杨晓畅  孙国东 《探索与争鸣》2022,(6):159-169+180
话语权包括三个维度:发生学维度,即物化形态,强调话语权的实现以话语生产能力为前提;接受维度,即对话形态,强调话语权的实现以其获得主体间性、文化间性的接受为关键;塑造维度,即权力形态,强调话语权的实现以其对受众价值观的塑造为旨归。与此相适应,中国社会科学要真正走向世界,需同时推进三大“基础工程”:话语生产力积攒工程、话语影响力提升工程和话语塑造力培育工程。中国社会科学要想具有国际学术话语权,需挖掘现代转型之“中国方案”的学理内涵,围绕基于“中国愿景”的“中国现代价值观”进行社会科学阐释,并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9.
丁正红 《法学》2007,(7):135-142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某些方面吸收和借鉴了英美法系国家先进做法,表现在刑事审判方式上,就是从以法官主导的审问制向由控辩双方主导的对抗制进行转变。对抗制的庭审方式更加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对实现司法公正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与对抗制庭审方式相配套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没有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0.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从一国到海内外接受者的整体过程,具体分为国家建构概念、概念转化为讯息或行为、关键参与者解读信息、开展国际传播、接受者对信息作出反馈五个阶段。以传播主体和关键参与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塑、他塑与合塑三种模式。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既取得了诸多成就,也存在难以与西方媒体抢占国际舆论场等问题。今后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时,应建构真实、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丰富多样化内容讯息,加大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舆论传播矩阵,增强民间传播效果;提升国际公关能力,及时分析并回应国际社会不实讯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