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天涯 《福建乡土》2008,(5):36-37
我这个人历史知识比较欠缺,只知道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当过和尚,其他老底没有去查过。这次到盱眙,才发现这里竟然是那皇帝老儿的故里。县境内还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这是朱元璋祖父的实际墓葬,以及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据说还是中国第一座水下皇陵。  相似文献   
32.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去香妃墓,不算去喀什”。 香妃墓在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艾孜热特村,沿途是两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把只容一车通过的公路遮得严严实实。太阳光费劲地从枝叶的缝隙间挤进来,让人觉得好像是维吾尔姑娘的花裙子铺展在路面。林荫深处,有座伊斯兰式的古代建筑掩映在白杨和苍穹之间,尖塔高耸,琉璃生辉,让人称奇不己。这便是闻名遐迩的香妃墓。  相似文献   
33.
李华兰 《侨园》2013,(11):41-41
<正>近日,坐落于陕西西安咸阳空港新城附近的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墓被发现,但该墓葬被盗掘严重,出土随葬品寥寥,没有人们期待中的精美壁画。墓志之外,仅发现4个壁龛。目前该墓葬还在抢救挖掘中。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她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沦为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著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她14岁时,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仪凤二  相似文献   
34.
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州杨氏,是贵州四大土司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在播州世袭统治达724年.遵义地域内发现的规模宏大、构筑精致的杨氏土司墓葬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播州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通过时播州杨氏土司墓葬材料的分析,探讨其墓室结构、墓葬雕刻、出土器物和地面祭祀建筑等方面的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而了解当时的埋葬习俗与丧葬特点.  相似文献   
35.
播州,遵义的一个古代的名称。从唐朝贞观十三年置播州开始,至明代万历二十八年"平播过后,裂地为二置遵义、平越两军民府为止,遵义在史籍中一直被称作播州。唐朝末年,南诏陷播州。唐王朝运祚已衰,鞭长莫及。  相似文献   
36.
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石构墓葬最早在夏代早期出现在大连地区南部,商初时扩展到大连地区北部,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期。大连地区石构墓葬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边不同文化的因素之间发生交流。对石构墓葬的渊源及与相关遗存的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揭示出石构墓葬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37.
墓园雕像     
  相似文献   
38.
解放后、尤其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几代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下,我国高句丽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主要集中于都城、山城、墓葬及出土的遗物几方面。通过这些发现和研究,为我们探讨高句丽的社会历史、文化特点及其与周邻地区、尤其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9.
说起宝鸡陇县的东南镇,这里可称为“故国文明多耀彩,南塬景色展奇葩。”东南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期秦襄公济邑县建都于现郑家沟。边家庄塬曾是东(西)仰韶文化墓葬遗址。挈社火、马社火、高芯、高跷、脸谱、皮影特色鲜明。气势庞大;民间手工艺发达,以芦席、竹楣、筋条、柳条为原料的手工编织工艺历经世代传承,已经称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40.
中国古剪     
出于对古玩旧物的眷恋,笔者搜寻和保存了一些古瓷、旧铜器、老图片之类,以往对剪刀压根儿没有重视过,因为它太普通了,太常见了,太不值钱了。然而几年前《新民晚报》上一则豆腐干大小文章触动了笔者。此篇具名正忠的文章说:“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湖南长沙一带盗掘古墓风气很盛,盗挖的唐代墓葬中时常有剪刀发现。唐代剪刀,其形状为‘交股屈环’,材质有铁、铜两种。”此文因无实物照片,只凭记忆画了一个“交股屈环”剪刀的示意图。正是这篇短文引起笔者寻觅和收藏古剪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