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61篇
中国共产党   104篇
中国政治   250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民事诉讼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2007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于2008年4月1日施行。这次修改主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申诉难”、“执行难”问题,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提供了新的重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2.
长期以来,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背负着执行难的沉重压力,而执行难的具体体现就是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在我国目前执行立法相对滞后、执行理论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各级法院都在积极探索执行工作的新路子。自二00七年七月开始,河口区法院针对执行难的现状,经过反复的酝酿和论证,在执行工作中尝试实行了在乡镇(街道)和村(居)建立执行联络员的制度,提高了执行效率,促进了执行和谐,使执行工作充满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对此试做简要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3.
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送达难的论述不计其数,这些论述最后都表述了同一个观点,即民事送达工作面临的困境影响了整个司法效率的提高。本文从制度层面分析了送达难的根本原因,从实践层面分析了送达难的直接原因;针对性提出了破解送达难的新途径,希望对提高法院的司法效率提供创新实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4.
自2002年首次提出“破七难”战略以来,杭州市紧紧围绕“破七难”不放松,通过一系列破解七大难题举措的实施,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了市民认同感与幸福感,促进了社会和谐。杭州市“破七难”的实践表明,民生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要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与社会推动力“三力合一”;要促进社会各个阶层、领域的均衡化发展;要以民主评议为基础注重政府作风建设;要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5.
政府机关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执行难度大,阻力大,社会影响也大。国家机关欠债不还,将严重失信于民,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  相似文献   
86.
试论“执行难”的成因及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永春 《法治研究》2008,(11):77-79
当前在我国出现的“执行难”正逐步演化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法院工作的难点问题。“执行难”表现在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执行财产难处理、执行权力受拘束、执行结果不到位等等。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好“执行难”问题,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87.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一大难题,社会关注度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执行难"问题的存在,既有法治环境、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立法相对滞后等外部因素,也有执行队伍素质不高,机制不畅、力度不够等内部因素。如何破解"执行难"成为摆在法院执行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基于我国的传统和社会现实,刑罚对于打击违法犯罪具有巨大的威慑力,然而作为追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唯一罪名——拒执罪1却很少适用,追诉率极低,重庆市法院系统从1997年至2006年近十年,追究拒执罪的案件不过20件2,拒执罪适用率低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是现行的追诉程序存在弊端,这种弊端可能直接导致拒执罪形同虚设,对被执行人毫无威慑。  相似文献   
88.
案件执行的宏观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始,人民法院的案件执行活动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尤其是经济领域出现的矛盾给执行员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促使各级人民法院为解决执行难问题进行了艰难探索。把案件执行活动作为一个连接于案件审判工作的整体来认识,是最普遍、最通俗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使我们看到了法院判决书的权威性有赖于后续执行过程和结果的有力证明。可以说,这一认识,是摆正了案件执行工作应有的位置,指出了执行活动的根本意义。但是,随着执行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尤其是这次民事诉讼法对相关执行程序的修改,加深了我们对执行活动的宏观认识。比如以下五个方面是很明白的问题,但却有反复体会的必要,它会在不同的执行经验和逻辑规则的接引下表现出内涵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89.
龚宁  张伟 《今日浙江》2008,(4):50-50
从2008年1月起,余姚的10万农民同城里人一样,只要男年满60岁、女满55岁,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取“退体金”了。  相似文献   
90.
阿计 《法治与社会》2007,(10):13-15
2007年6月24日.传闻已久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与外界猜测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修法并非拆筋动骨式的“大修”,而是着力破解公众最为不满、亦是最为顽固的“申诉难”和。执行难”。这种集中火力、直刺要害的修法策略.不由让人联想起一部流行的电视剧剧名——亮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