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71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杨德仁教授     
《浙江人事》2007,(8):27-27
郁建兴,1967年生,桐乡市人。杭州大学哲学硕士(1992年),复旦大学哲学博士(1999年)。现任浙江大学政府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232.
233.
《理论月刊》2007,(3):F0003-F0003
李浩教授,男,1960年6月出生,陕西靖边人.文学博士,曾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相似文献   
234.
刘婷 《中国公证》2006,(2):56-56
晚报讯 大学自主招生背后有无“黑幕”.相信这是任何一个高三考生家长都会关注的问题。记者昨日从复旦大学了解到.为保证复旦博雅杯人文知识大赛公平、公正地选拔出最优秀学生,给予自主招生的优惠待遇.校方邀请杨浦区公证处给予公证。由此,复旦成为国内首家在面向社会自主招生活动中引入公证环节的高校。  相似文献   
235.
“这个国家总得有一些人为国家做些牺牲。别人不愿做的牺牲,国家需要的牺牲,党员要敢做,不在乎帽子,不在乎官位,不在乎金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日前来到复旦大学,为应届毕业生党员代表上党课,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他说,上海的未来取决于年轻人。希望大家一要坚定,二要坚韧。要坚定党的信念,坚持党的领导,愿意为国家为老百姓做事情;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236.
《理论月刊》2006,(9):F0003-F0003
施雪华教授,1963年12月21日生于浙江嘉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1983年、1986年浙江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1987年至1988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进修,1988年至1989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突尼斯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至1994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首届法学(政治学)博士毕业,师从著名学者曹沛霖、王沪宁、孙关宏教授,1994年回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任副教授,1998年至今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授;  相似文献   
237.
《人事天地》2007,(5):F0004-F0004
凡一平,1964年生,广西都安人,读过两所大学,河池师专,复旦大学,从事过三种职业:教师,创作员,编辑,现任广西民族大学专职作家。  相似文献   
238.
在大学"社会中心论"和走出"象牙塔"的呼声中,国家和社会对大学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内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热情也日渐高涨。  相似文献   
239.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复旦大学110周年华诞庆典之年。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历经"学府长征"入驻战时首都重庆(复旦大学当年举校搬迁,是驻留重庆时间最长(8年)的学校,也是目前唯一在重庆建有纪念馆的学校),不少中国的文化名人和著名教授也因此来到重庆,与之缔结了十分深厚的情缘。今逢这双重历史意义的契机,故刊此文,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240.
天下     
《人民公安》2011,(8):4-7
3月11日.于娟在家中。于娟。祖籍山东济宁。挪威海归.生前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一年前.被确诊患乳腺癌后。于娟用博客记录下生命的痕迹.在与癌症顽强抗争一年零三个月后.于娟还是永远走了。她32岁年轻生命的终止一刻,是4月19日凌晨3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