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丛峰  刘海 《半月谈》2004,(3):49-51
犍为县在四川是省里挂号的“外派劳务基地县”。为打造这个品牌,犍为县投资几百万元,建立了“劳务培训基地”。在犍为县召开的全国外派劳务输出现场会上,“犍为经验”曾得到与会者的盛赞。然而,一个令人家惊的悲剧也发生在这个外派劳务“名牌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2.
目前,延边地区外派劳务人员人数累计达16万人次,海外劳务市场也已扩展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延边地区是全国外经贸公司最多的地区,其外派劳务人员的管理也已初步规范化,但仍存在海外劳务市场狭小、缺乏国际竞争力、劳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普遍偏低、外派劳务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外派劳者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缺乏国际劳务市场供求信息等问题。  相似文献   
53.
[案情] 原告耿学良诉被告大连海福拆船公司人身伤害赔偿纠纷一案,经大连海事法院公开审理后查明: 1989年7月10日,耿学良被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达公司(简称“海达公司”)聘为外派劳务船员,并签订了《外派船员合同书》,合同规定,耿在外轮工作期间,因工致伤、致残或病、死亡,均按中国劳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同年7月25日,耿因海达公司与被告大连海福拆船公司(简称“被告”)间的《雇用船员合同》,  相似文献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7号《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已经2008年5月7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相似文献   
55.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跨国经营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文化冲突,特别对外派员工来说,这是个现实的挑战,外向型企业建立完善的跨文化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部分广东外向型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了企业对外派人员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6.
由于外派员工制度的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到多方主体利益,基于多个合同关系才能实施,因此,在员工和企业(单位)、企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责任主体往往难以确定,责任承担方式无法落实。完善外派员工制度需要从多重合同关系入手,解决外派员工纠纷问题要从单个合同关系入手,确定具体的合同性质,选择恰当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57.
2012年,我国向国外派出的各类劳务人员达到40.6万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年来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劳务输出大国。每年向国外派出大量的劳务人员。外派劳务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外派劳务人员人身伤害问题尤其是工伤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多方的重视。如何更好地保护我国外派劳务人员在境外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外派劳务工伤求偿难的原因,以及法律适用问题,针对工伤求偿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8.
李光 《今日浙江》2013,(10):37-37
作为杭州市京杭运河集团、杭州汽轮集团两家市属国有企业的外派监事会主席,杭州市国资委干部蔡易然每周要在3家单位上班。其中,周一在市国资委,周二、周四在京杭运河集团,周三、周五在杭州汽轮集团。据他介绍,工作内容不仅是密切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等也是监督的重点。向国有企业派驻监事会,是杭州市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督的一项措施。近年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防控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采取一系列综合配套措  相似文献   
59.
姜爱丽 《法学论坛》2002,17(4):83-88
我国的外派劳务合作业务存在着许多问题 ,亟待进行法律调整。为使我国外派劳务合作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应扩大外派劳务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 ,明确外派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加强外派劳务合作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60.
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对外承包工程外派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外派主要包括自有员工外派、对外劳务合作外派和项目分包外派三类用工模式。通过对司法裁判案例的分析发现,在招工、用工和维权、定责的环节中,外派劳动者的权益因非法中介的存在、违规分包转包、司法救济途径不畅、责任主体不明等而受损。针对上述困境,我国应当落实违法招工的法律责任,加强对违规分包、转包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明确外派劳动者的权利救济路径以及雇主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