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公民社会的产生与西方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不同,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转型,建立了市场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化,为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各种社会利益团体应运而生,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公民社会对我国社会的建设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的内涵和建设基础、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历程、现阶段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促进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32.
马尔库塞提出的"单向度"理论,揭露和批判了在西方发达工业国虚假繁荣背后的异化和危机。然而,技术及由其代表的"发达",并没有决定性地导致"单向度"的形成。现代官僚代议制民主以"不可或缺又无可取代"的地位在西方发达工业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全面扩张。在确立强势支配地位的同时,官僚制和代议制的固有特征又孕育着支配者集团的多元性。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和被支配者的进步,多元性民主成为打破"单向度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3.
根据"区域安全复合体理义论"的分析,有学者认为为东北亚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安全复合体",然而,无论是从概念视角、战略视角,还是文化视角来看,关于东北亚"安全复合体"的某些观点仍值得商榷.推进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要认清并基于本地区潜在的冲突因素或显在的矛盾事实,不应该盲目追求速度,否则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34.
肖军 《公民与法治》2014,(20):45-46
从近几年拍摄的香港刑侦剧来看,的确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的不仅仅是剧情本身的发展趋势,更是现时代中学科的多元性以及主体、程序的法治化之体现,是对整个社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多元性为核心特征而演化出来的市场经济内生价值日渐凸显,地方政府开始在遵循市场多元性发展、尊重公民个性化塑造的基础上,实现行政执法对象、形式、领域和责任等内容朝着多元性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6.
本文论述了侦查思维的多元性:(1)侦查逻辑思维;(2)侦查直觉思维;(3)侦查形象思维。进而论述了它们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37.
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翻译界经常讨论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各家各派曾提出各种各样的翻译标准。实际上,任何一种翻译标准都不是万能的、通用的。所有这些翻译标准的客观存在构成了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需要加以适当的选择。法律语言作为一科特殊的话体,在词汇、句式、结构、风格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法律语言的翻译标准,应根据法律语言的这些特点,选择准确、规范、通顺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38.
多民族国家的建构非常复杂,它既需要极具渗透力的制度保证又需各民族对政治权力的共同参与、分配,借以扩大合法性基础及其持续的稳定。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体性、权力分配性、参与性、合理性有效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对自治地区各民族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39.
《史记》是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光辉创造 ,其中积淀了丰富的时代文化的内容。生活在多元文化格局向一元转化的过渡时期 ,司马迁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风尚的影响 ,在学术思想、政治实践、人物评价等方面表现出某种多元化的特点。另一方面 ,各学派相互融合中儒学渐占上风的现实也对司马迁产生了很大影响 ,使《史记》表现出在兼融百家的同时以儒学为主导的思想风貌  相似文献   
40.
略论法律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仑 《理论导刊》2004,3(7):38-40
法律全球化应当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国家的法律基于法律的共同性导致的法律趋同化而出现相互统一、相互协调趋势和基于法律的民族性导致的法律多元化趋势的统一,这一概念是由全球化的全球——地方分析框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