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26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由于控股股东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在于,公司法应力求在股东利益的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之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新公司法中的规范股东利益冲突的制度基本上维护了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保证了公司的运行效率,同时兼顾公平,给予小股东以特殊保护,实现了实质正义。建议完善股东大会法定人数等制度。  相似文献   
32.
杨成 《俄罗斯研究》2012,(2):166-190
"普京主义"是由普京及其侧近政治精英倡导并开创的俄罗斯所特有的"克里斯玛"型政权组织形态的变种,其特征包括但又不限于高度集权的总统制及领袖崇拜、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和主权民主意识形态的交织与融合,而且仍在持续的演化。2012年俄罗斯总统选举的结果标志着俄罗斯梅普组合"双头政治"格局的结束以及始于2000年并可能持续至2024年的"长普京时代"新阶段的开始。以强国、威权为主要特征的"普京主义"或将继续左右俄罗斯的政治生态。"普京主义"不同于经典意义上的"全能主义"和"威权主义",而是俄罗斯转型时期的产物。普京通过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制度安排,克服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转型的"制度陷阱",摆脱了国家治理危机,满足了俄罗斯民众对于秩序、稳定和发展的期许,从而在俄罗斯形成了特殊的"普京多数"现象,构成了"普京主义"的社会基础。然而,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发展催生了新中产阶级的兴起,选民结构的代际变化,以及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勃兴,逐渐消解了"普京主义"的正当性。随着一个与"普京多数"针锋相对的"去普京多数"群体的崛起,普京政权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可能出现五种不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3.
《上海人大月刊》2009,(2):38-38
在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削弱了规范法官自由量裁权的效能。如许多人民陪审员难以发表独立意见,即便发表了独立意见,也很可能因“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而不起实质作用。还有的法院在确定人民陪审员时,不是“随机抽取”,而习惯根据案件当中的利害关系,有选择性地“指定”人民陪审员。有时,谁跟法官关系好,就优先指定谁。  相似文献   
34.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第150条、第152条对派生诉讼加以规定,但尚有若干不明确之处。本文主要从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5.
贯彻落实党内民主制度,必须准确把握党内民主的重要原则:一是平等原则,即党内政治生活人人平等;二是参与原则,即建立、疏通和拓宽党员了解、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三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即党内重大问题都应在一定范围内提交党员或代表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四是民主选举原则,即要求党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必须经过民主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36.
蒋华 《求索》2010,(7):226-227,235
"这里/那里"对举既可以表示多数义,又可以表示不定义。从句法上来看,"这里/那里"对举表示多数义,可以通过句中谓语、状语来展现,还可以通过下文名词的定语来表达。"这里/那里"对举表示的不定义,主要通过句中主语、谓语、状语和补语表现出来。"这里/那里"表示多数义和不定义的区别可以通过是连起来使用还是分开来用;是否共时共空;是总括扫描还是次第扫描等方面来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37.
雅典民主的极端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雅典民主的分析研究,从中得出致使雅典民主为人诟病的几个极端及其表现:对个人权威的过分警醒,导致雅典民主对人的不尊重;对多数决的毫无控制,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对私人空间的肆意践踏,导致政治对私人生活无孔不入,抑制了人性的自由。这种种弊端无疑给我们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以启示:加强对个人人格的尊重,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形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38.
表决制度历年来都是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中一个重要而且又十分敏感的问题,它是国际组织决议和建议或国际会议中公约草案产生效力必经的法律程序或程序性规则,认真分析并灵活运用表决制度是当前国际交往中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表决制度存在三大发展趋势,即全体一致规则适用的情形下降,平等投票权的变动,多数投票规则的多样性。本文对此试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9.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多数学者把它认为是民主理论的一种新发展或是民主理论的一种转型。作为与选举民主相对应的第二种民主形式出现,协商民主标志着民主理论发展的新的可能性。继198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毕塞特在《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中从学术意义上提出和使用“Deliberative democracy”(协商民主)之后,  相似文献   
40.
在一个异质社会中,传统的多数民主往往会产生集团冲突和不稳定。自由主义主张采取消除异质社会结构、建立同质社会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社群主义提倡的协合民主则是在保留社会异质性的基础上,让居于少数地位的集团参与政权、分享权力。协合民主虽然不能保证消除异质社会的冲突,但相对而言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