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319篇
中国共产党   857篇
中国政治   878篇
政治理论   280篇
综合类   3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劳动颂     
庆祝“五一”这个光辉的节日,自然想到“劳动”这个词。劳动,是革命者的美德。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人都是普通的劳动者。井冈山的小路上,曾留下朱德同志挑扁  相似文献   
42.
43.
理想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精神支柱,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但是,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轻视理想、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渐生。邓小平同志在这个问题上早就有着深刻的认识,也早已对  相似文献   
44.
戴志坚 《中国律师》2003,(10):61-61
很多人认为赚钱多少是衡量一个律师能力的标准,身着名牌衣服、开着名牌汽车、住明亮宽大的房子、出入高档娱乐场、挥金如土、傲视群雄,当然连群雄都敢傲视的也是另类的群雄了。有人说,中国律师也只能是这样,不赚钱干什么呢?又不是在美国,美国的律师可以竞选议员、总统。当然美国的法官、政治家大多出身律师,为什么?是美国的民主政治需要律师,是律师自身所具备的审慎、智慧,内心对民主、法制的追求符合民主政治、司法公正的需要。正是由于这样,美国的法律职业阶层从不怀疑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法官的终身制、高高在上受人仰慕的地位让美国的律师…  相似文献   
45.
马扬 《今日广西》2007,(24):53-53
长春、北京、杭州,4年时间,7次搬家,3座城市……吉林省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几年时间里.用行动演绎了一个“现代孟母”的故事,如今她的女儿终于如愿升入理想学校,但其孤注一掷,效法“孟母三迁”的做法该不该提倡却引起了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46.
邵成钢 《今日广西》2007,(13):75-76
日前,内蒙古大草原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央视新闻主播李瑞英。中国亿万观众熟悉的李瑞英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人们知之甚少。而这一次,面对笔者,李瑞英要自己说说自己。地点,李瑞英选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  相似文献   
47.
“去家”是康有为大同说赖以确立的至为根本者。实际上,主要源自《礼运》的这种祛家主义乃是墨家思想的体现。这意味着,这种祛家主义与以家为本的儒家思想无关,甚至与之完全相反,并且意味着,一种家际的双向交互关系决定了,较之墨家的“上同下不比”和法家的“三顺说”,儒家思想更易通向权责对应的现代民主精神。故不仅五四运动思潮视儒家为“专制主义护符”的思想难以成立,而且自诩为孔子信徒的康有为的“去家求解放”的大同理想,以其尊孔与非孔之间自相矛盾注定是一地地道道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48.
政府公共性的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的政府公共性与现实的政府公共性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理想的政府公共性是纯粹的公共性 ,而现实的政府却具有公共性与自利性二重性 ,且自利性是政府无法克服的必然选择。用公共管理理念改造政府 ,是提高政府公共性程度 ,限制政府自利性扩张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9.
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培林 《思想战线》2004,30(1):21-26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村落终结具有与农民终结不同的特殊机制。[1]村落终结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而是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在村落研究方法方面,传统村落研究中使用"文本概括法"和"文学概括法"来处理个案调查的访谈资料,当代学者试图提炼出某种村落研究的理想类型或象限图式,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局限性。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建立一种关于中国村落终结的具有普遍解释力和更广泛对话能力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50.
杨长虹 《长白学刊》2004,1(1):56-58
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不仅标志着哲学主题的转换: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而且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观的革命: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统一起来,确立了实践批判的价值理想、基本维度和当代视野,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