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00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3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6篇
法律   449篇
中国共产党   622篇
中国政治   1083篇
政治理论   351篇
综合类   53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巴翠翠 《友声》2014,(4):11-11
<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应从‘增进互信、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深化合作;根植民众、加深友谊;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等方面努力,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全国政协前副主席、中美友协会长徐匡迪9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讨会主旨发言中表示。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发言中表示,美中并非竞争对手,两国之间没有"零和游戏";相反,双方在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处理乌克兰  相似文献   
152.
《党政论坛》2011,(10):24-24
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称:在海啸破坏福岛的铀反应堆并摧毁公众对核能的信念前几周,中国透露它正推出一项竞争性技术,建设一种更安全、更清洁、最终也更便宜的以钍为基础的反应堆。这一事件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除了一些对钍有浓厚兴趣的人——但它可能标志着能源政策的战略领导地位正从缺乏生气、安于现状的西方转向一个愿意打破成规的崛起的技术大国。  相似文献   
153.
李海龙  毕颖 《党政论坛》2013,(13):15-18
大国关系是指大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是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秩序规则的决定因素。近代以来,大国关系经历了二战之前以“对立与战争”为主的时期,冷战期间以“对峙与竞争”为主的时期,以及冷战结束后以“竞争与合作”为主的时期。前两个阶段为革命性国际体系下的传统大国关系,后一个时期为稳定性国际体系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54.
作为劳动者获得工伤待遇的必经之路,工伤认定不仅牵涉到错综复杂的事实判断与法律评价,更紧密关联于被灾劳动者的生存之权,认定之责可谓重要而且艰巨。但行政机关却出于对效率、成本的考量,而一直坚守着封闭、神秘的程序设计,当事人既无从参与,更无从知悉认定的原委与真相。从程序正义角度观之,难免遭疑。此时,问题被卡在程序本身的正义性与经济性这两难之中,前者要求充分参与,后者则力求简约。在二者之间,真正的出路并不是某个极端,而应是一种平衡。在公正面向上,当以正式听证保障参与之权;在成本面向上,则以简易设计促进效率提升。二者既相互界分又相互连结,力求在平衡与互动中实现整体效益的最优。  相似文献   
155.
旧的全球治理,即国际治理,在回应日益增多增大的全球问题、全球挑战上有着许多失败的记录。新的全球治理的必要性是很清楚的。但是,新的全球治理到底“新”在何处?新的全球治理应该是关于全球问题和全球挑战的新的理论与实践。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新的全球治理,国际社会如何找到全球治理的“新型”,即走向有效的全球治理的方式、手段和模式上的创新。当前,下述三个同时展开的进程可能导致全球治理的转型:第一,改革现存的国际制度,增加新兴大国在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二,发展诸如二十国集团这样的相对理想却初生的全球框架。第三,在联合国主导下,建立一系列针对日益增加的全球问题的新的国际制度。中国等新兴大国构成全球治理转型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一些具体的全球治理领域,诸如冲突后管理、金融治理、地区治理,这些国家可以通过提供务实而有效的全球问题解决方案来增强它们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6.
李月 《前沿》2014,(13):143-145
通过选择社会治理领域矛盾较为集中的城市拆迁旧城改造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成都著名的曹家巷棚户区自治改造模式产生的背景和运行的现状。通过引入合作博弈的视角,重点研究了社会治理中合作博弈的作用,条件和基础,对自治改造中“模拟搬迁”“双百方针”等社会治理创新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从而将“约束力协议”、置信度等以往易忽略的创新治理工具引入社会治理的实践工作中,从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7.
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构建的基本逻辑与路径亟待厘清,相关研究可以从行政执法弊端较为集中的选择性执法加以展开.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引入并不能降低直接执法成本,而是由于构成行政相对人、行政执法主体以及检察机关之间的双重博弈机制,对选择性执法以及由此滋生的间接执法成本形成常态化控制而凸显其法治价值与经济效益.然而,现实中行政执法信息的碎片化生产、分布以及监督者信息能力的孱弱无法支撑双重博弈的有效运作.对此,应当基于大数据思维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并立足激励相容机制实现集约化的信息传递和常态化的监督运作.信息平台模式不仅开辟了当前检察机关构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新机制的现实路径,而且其在监督广度、深度和精度上的突破,也将促进检察监督在理念、路径和模式上全面的现代转型,从而迈向"量化监督"时代.  相似文献   
158.
军事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中重要而又脆弱的一环。妥善处理和稳步推进中美军事关系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有助于向外传达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乐于担负大国责任的意愿,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本文根据目前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包括国家属性差别、国家利益博弈、军事实力差距、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及台湾问题等,建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军事关系应从扩大合作、正视分歧、控制冲突的角度去寻求路径。  相似文献   
159.
2022年5月,菲律宾将迎来新一轮大选,杜特尔特也将卸任总统.而每次大选都是菲律宾南海政策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从2010年到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菲律宾的南海政策,由阿基诺三世时期的追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转向了杜特尔特政府与中国关系缓和,也开始由激进对抗转向合作姿态.但是,即使是表现出亲华倾向的杜特尔特政府仍旧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如何理解菲律宾政府南海政策前后变化的原因?借助双层博弈理论,文章通过对"仲裁案"前后5年的菲律宾南海政策进行分析发现,这既是菲律宾当权政府与国内反对派政治精英博弈,为了大选争取国内宗教势力、军队以及民众支持的选择,也是中美两国地区战略对菲律宾政府施加影响的结果.在该过程中,不同行为体都利用自己手中的博弈筹码,从而最终影响了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