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3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96篇
中国政治   211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台湾的“3.20大选”在疑云重重和泛蓝民众的强烈反对声中落幕了,陈水扁以微弱多数胜选。但选后蓝、绿两大阵营的斗争仍将持  相似文献   
152.
黄道余 《党史纵览》2002,(12):24-26
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台湾“总统”大选中击败了国民党候选人连战,在野的民进党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完成了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但从那时起,台湾政坛动荡不安,财经形势迅速恶化,两岸关系停滞不前,民进党当局一度面临被罢免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153.
余万里 《民主》2005,(1):10-12
2004年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在整体上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转暖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都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增长,当然这其中也历经了油价波动和美元走软的考验。在国际政治方面,伊拉克战争后的大国关系有所微调,但基本格局没有变化。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出现了向全球扩散的态势,反恐继续成为主要大国对外战略的核心,而经历了大选之后的美国外交走向将成为世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4.
德国统一后,原民主德国共产党经过改组,更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的重新探索。他们经历了痛苦的反思,艰苦的努力,获得了左翼力量在德国重新发展起来的新局面。在不久前,他们不仅再一次将党的名称改为左翼党,而且还在德国大选中赢得了8.7%的选票。他们的努力会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新的经验和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5.
《理论与当代》2004,(12):46-47
王义桅在2004年11月5日的《新民周刊》上发文指出,紧张刺激的美国大选终以一种分裂而合法的方式再次将布什推向了白宫宝座,延续了布什王朝。其程序及实质体现了美国大选的三重功效。第一层功效,对统治阶级而言,大选是美国社会进行周期性的政治力量整合、利益分配、政策调整,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批评。2004年大选表现刺激、紧张,但其实是悬念不大的选举——无论以什么方式,  相似文献   
156.
镇人大选举工作落下帷幕 ,翻开新当选的镇人大代表名册 ,如果你细心留神一下代表的“职务栏” ,就不难发现代表的职务绝大多数都带有“长”字 ,不是镇长就是村长 ,不是所长就是总经理……也许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应该感到奇怪 ,因为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古话 ,事实上带有“长”字的人就总体而言一般也都是素质相对较高、出类拔萃之辈 ,推选他们作为人大代表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特有的议政机构 ,是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主要场所 ,这种性质决定了作为它的组成人员的人大代表的先进性只是代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当中的一个方…  相似文献   
157.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5,20(3):12-18
在目前德国政坛转换的背景下,笔者分析了基民盟/基社盟在财政税收、劳动力市场、社会、能源、农业、教育、内政外交等重大政策领域提出的主张和构想,并与施罗德所在的社民党进行了部分比较.  相似文献   
158.
《半月谈》2004,(23):7-88
一东航包头飞上海的客机坠毁,55人罹难;乌克兰大选引发政治危机;伊朗核危机暂告平患;温家宝访问老挝并出席东盟会议东盟10成员国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安理会扩大两方案否决权仍限于五大常任国。  相似文献   
159.
近年来,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开始显露坍缩征兆。然而,美国仍然保持着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其内政外交政策选择一直具有全球性影响。特朗普政府实施的"美国优先"政策对全球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对华发动极限施压性的"贸易战"和战略竞争,使中美关系发生严重倒退。特朗普政府随心所欲、极端强硬的执政风格,不仅招致很多国家的激烈批判和反对,在美国国内也引起了巨大争议。美国大选已经落下帷幕,尽管现任总统特朗普仍然没有承认和接受败选事实,但美国政府更迭已经无可逆转。新一届美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我们将如何应对美国因政府更迭而发生的政策调整?为加强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前瞻研究,2020年11月5日,本刊编辑部联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所等单位召开了"美国大选后的世界格局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10位专家做了会议发言。本刊选择其中3篇和另外1篇投稿摘要刊发,希望能够促进对美国新一届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0.
刁大明 《现代国际关系》2016,(4):31-39,63,64
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初选领先的唐纳德·特朗普目前仍无法锁定党内提名,但其引发的"特朗普现象"已成为最大关注点之一.基于历史角度和现实角度的剖析,"特朗普现象"可以归纳为当前美国民众对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国际环境等多层次不满、愤怒乃至恐惧之类民怨直接导致的、带有强烈"反智主义"与"偏执风格"的"本土主义"倾向.同时,美国初选制度、共和党政治生态、媒体议程设置以及个人特质等综合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着"特朗普现象".虽仍在发展之中,但"特朗普现象"已凸显美国目前面临的政治与外交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