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淮驹 《各界》2010,(3):74-78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两点,毛泽东在勤政殿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主席、副主席、全体委员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午2时50分,副主席高岗与其他几位副主席以及全体委员一道,跟随毛泽东乘车到达天安门城楼,通过100级台阶,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高岗,时年44岁,颇受毛泽东赏识;但是,到了1954年高岗却自杀了。本文根据最新的历史资料,重新梳理了高岗的经历轨迹。  相似文献   
142.
1949年,我作为毛主席的贴身卫士,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跟随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参加仪式,晚上又在天安门观看烟火,我始终在毛主席身边。领袖的风采,壮丽的场面,深深地印在脑海,常常浮现在眼前,令人激动,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43.
国歌的诞生     
6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深深寄托着四亿国人对中国崛起的热望。60年后,中国屹立于世界舞台,任谁都无法忽视。60年非同寻常,60年风雨兼程。沐浴和平繁荣富强阳光的今天,让我们深情回眸60年前共和国新生的瞬间……  相似文献   
144.
刘先民 《协商论坛》2009,(10):62-62
1949年10月1日,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我降生在丹江河畔一个村庄里,喝着丹江水和新中国一起成长。我记事时,村前丹江上支着一溜儿石头桥。有一年我想踏过石头桥去看对岸的世界。刚一迈步便掉进江里,幸亏妈妈一把抓住了我。这座石头桥人们年年支,年年被水冲。乡亲们做梦都盼着有一天能有一座冲不垮的幸福桥。  相似文献   
145.
陈舜瑶 《学习导报》2014,(24):38-39
我今年已经97岁了,过去很多事情慢慢淡忘了,但有两件历史性事件却是终生难忘。一件事是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时我在东北,却仿佛自己也挤在天安门人群中欢呼雀跃。只有亲历被帝国主义奴役的痛苦、屈辱,才最深切体会到“站起来”的幸福。另一件事是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制定了国家根本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1954年宪法。这两件事,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46.
胡德林 《世纪行》2014,(9):30-32
<正>每当电视屏幕上出现毛主席的高大身躯、响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浓厚乡音的时候,我心里总会涌起一股热流,似乎看到了65年前——人们围坐在伟大领袖身边敞开心扉,怀仁堂会场里掌声阵阵;天安门城楼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那么的坚定敏锐,各界人士是那么的热情奔放,广大人民群众是那么的欢欣鼓舞,这一切无不令我陶醉,令我深深思考:协商建国,宣告中华民族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精神和力量!  相似文献   
147.
65年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于9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奠基,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缅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声音在天安门城楼响起,振奋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国心”。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睡醒的狮子”永远和平、可亲、文明。  相似文献   
148.
郑文阳 《中国人大》2014,(12):48-50
1954年是中国传统纪年的甲午年。这一年的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49.
张量 《中国人大》2009,(21):53-53
2009年10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天安门城楼为共和国所走过的六十年辉煌历程“三呼万岁”。他向世界宣告:“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显示出中国对未来和世界的无比信心。  相似文献   
150.
张澜的清廉     
何小文 《湘潮》2011,(8):48-48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张澜穿着旧布长衫,头戴瓜皮帽,银髯飘拂,精神矍烁,站在毛泽东身旁,成为共和国开国领袖群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可别小瞧这身粗布行头,它不仅给人一种不阿世、不媚俗的深刻印象,而且体现了崇尚现代文明的基本理念,体现了“长袍先生”张澜的分外清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