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31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王清清 《长白学刊》2010,(6):139-143
新中国初期的性别实践是一种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文化资源”,还是需要引起警惕和批判的矛盾体?考察“文革”宣传画所体现的性别实践及其传播,可以看出其所描绘的新女性尽管具有时代性的进步意义,但其作为国家主义性别实践的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引起警惕和批判:它更多地表现的是一种革命化的性别和无性化的宣传;其性别观念及其宣传是为社会主义生产与建设服务的;本质上它以国家、阶级和单位替代了以往的父权和夫权。  相似文献   
442.
女性主义哲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女性主义实践运动和女.f生主义各项理论探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女性主义哲学家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体验,对与现实有关的哲学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女性主义哲学指南》(The Cambridge Corn—panion to Feminism in Philosophy)即体现了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它是一本能给读者带来新视野和新启发的好书。  相似文献   
443.
该文论述当代青少年性教育模式的问题,具体从三方面来切入:一是介绍国际上流行的两大性教育模式,由此引出国内的现状讨论和分析,指出在青少年中推行避孕教育已成当务之急;二是介绍西方的女性主义性教育,结合国内青少年的情况,指出性教育应该与性别教育相结合;三是介绍国际上性教育的研究状况,指出在正规学校教育之外,还需要审视和引导隐藏课程中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444.
陈业强 《思想战线》2012,38(2):139-140
婚姻迁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婚姻迁移既有经济的因素亦有文化的原因,既受社会制度变化的影响亦受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关注怒江傈僳族妇女的跨省婚姻迁移,了解在不同民族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及适应问题,对于保护  相似文献   
445.
女性主义理论"旅行"到中国已近30年。从译介引进到实践运用,再到学科化发展,女性主义理论正在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如果拿它和新时期以来"进口"的诸多理论作接受层面的比较,就会发现,女性主义理论前期"水土不服"症状明显,而后期发展则呈现出较大的"本土化"潜力。可以说女性主义甫一引进就面临"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尴尬,"femi-nism”究竟译为“女权”还是“女性主义”的争论不仅是知识转译准确性的问题,更折射出受众潜在的抗拒心理,  相似文献   
446.
在国史上,女性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女人当国历来受到各种不公的批评。而本文则基于性别政治和女性主义政治观,对唐书中"东女国"的女主问题进行考察,论述国史上的女主和东女国女人当国的政治问题,并从古中国政治中的性别博弈的史实来说明女性不应该被边缘化,也不应该轻视她们对历史的影响;历史是由多重因素构成的复杂多面体,不能忽视其它貌似次要的因素。史实表明,只要条件具备女性也可以承担男性所承担的政治责任。未来的政治应当寻求两性的和解,终结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447.
《学理论》2013,(34)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不平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农村妇女面临着诸多生存与发展问题。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农村具体实际,切实推动和改善中国农村妇女地位不平等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48.
男权等级制将性别的差异等级化为男优女劣,一些女性主义者试图通过证明男女相同甚至女优男劣来实现变革,这两种立场都否认了差异的平等地位.在差异等级化的阴影下,"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无性化"等都不能成为女性解放的灵丹妙药;重新界定差异,认为差异是有利的,或将差异与平等并列的做法,又使女性主义陷入实现平等、承认差异两个目标并存的危险境地.女性主义应该再进一步,彻底消除差异等级化的影响,将差异纳入平等范畴,无论差异有利与否都赋予平等的权利.女性主义的要求归根结底应该是:把人当人看;把女人当女人看;把不同的女人当不同的女人看.  相似文献   
449.
<正>2010年9月17-18日,由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发展网络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承办的"关于性别研究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2所高校、部分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22位专家学者、有关部门领导及博士代表进行了大会发  相似文献   
450.
马红亚  向晓红  石元鹏 《学理论》2013,(12):206-207
《晚秋》是韩国著名导演、编剧金泰勇的一部新作。它以安娜和勋从相识到相恋的历程为主线进行展开,描写了他们周围男男女女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这些感情纠葛看似混乱不堪,其实都是围绕着一条主线:每位女性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和婚姻。后殖民女性主义是在父权制社会的文化氛围中,反对男性霸权,争取女性应有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的一种思潮。拟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来解读《晚秋》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话语权的现实途径,从而为解读《晚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