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31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81.
基于美国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女性缺席的现实,美国女性主义公共行政研究中出现了三种研究取向,分别是经验论、立场论和后现代主义。这是一场公共行政领域的性别启蒙运动、为公共行政学提供新的知识生产方式,也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种知识变革。与此同时,该理论在研究方法、理论逻辑和实践方面存在局限性,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女性主义公共行政理论对我国的女性参政理论和学界研究立足于中国的女性主义的公共行政问题提供了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482.
杨柳 《前沿》2013,(8):113-114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力量一直备受关注,但目前高等院校存在着"男主女辅"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生态女性主义从上世纪70年代出现后,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就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用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我国高等教育相联系,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83.
刘世义 《法制与社会》2010,(24):242-242
女性主义属于社会学范畴,但它并不仅仅只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类学科的重视,也在日益影响着各类学科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两个在中国影响较大的女性主义学派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女性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484.
张建平 《法制与社会》2010,(17):200-200
"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思想,认为男人就该在外打拼,而女人只适合在家相夫教子。甚至很多女性为了照顾家庭,主动或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专心做个家庭主妇。这对女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家庭分工的变化,人们对"男主外,女主内"这一说法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探析了"男主外,女主内"观点中存在的不合理性,指出这种观点产生的背景,用奥特娜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这一观点不合理的原因,进而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进一步证明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片面性,来提醒人们认清这种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485.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影机器理论的发展,凝视问题受到电影学者的关注。论文首先回顾劳拉.穆尔维的突破性研究,她以精神分析方法为工具,基于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分析提出"男性凝视"的理论。但穆尔维未能充分讨论女性观众的观看快感和女性的主动观看,针对这些问题,女性主义者不断开展后续研究进行回应。她们从女性电影、女性人物、类型电影、男性作为情欲对象和种族差异等立场出发,深化女性的观看快感理论,反思观影方式的多元性,这一过程表现出女性主义学术的自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486.
刘珍兰 《求索》2011,(8):98-100
生态女性主义是环境运动同女权运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时代思潮。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男权社会对自然的压迫和对女性的歧视联系起来,从批判男权思想入手来分析生态问题,在反对男权压迫与支配的斗争中寻求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三巨将之一的赫斯顿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中男性是他者的藩篱、女性感悟自然进行自我救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487.
20世纪70年代,<正义论>的发表标志西方政治哲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与此同时,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进入新的高度,逐步转向理性思考,对罗尔斯<正义论>为代表父权制度的正义现进行批判,追求占人类一半女性正义的正当要求.本文主要讨论女性主义对原初状态下订立社会契约缺少"性的契约"和两个正义原则批判.  相似文献   
488.
1971年,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罗尔斯发表了其传世之作<正义论>.在<正义论>中,罗尔斯认为家庭属于正义原则的范围,并肯定了家庭在培养正义道德中的作用,但是,当将正义原则运用于具体制度时,罗尔斯认为家庭不应该属于正义的领域,女性主义认为,这是政治理论传统中割裂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结果,只有克服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对立,才能实现社会的正义.  相似文献   
489.
对女性自我定义权的强调与肯定是丁玲作为一个女性主义作家的标志.在莎菲身上,自我定义权表现为时肉体欲望的肯定,以及对爱的主动追求.从1929年到1931年,丁玲由于受到时代的规范,逐渐在其小说创作中消磨了这一标志性的内涵.从丽嘉到美琳再到玛丽,她小说中的女性越来越屈从于革命/男性的指引,重新沦为次性.这些人物形象自我定义权的丧失殆尽,显示了女性主义写作在那个革命时代必定溃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490.
在影视圈这样的父系社会里,撇开那些镜头前媚眼如丝、摇曳生姿的女星,另有一些并不作为视觉承担的女性存在,她们悄然地躲在镜头之后、监视器之前,无论何时提到她们,总是特意强调性别———女导演。她们的作品总是被扣上"女性主义"的帽子,不管她们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但这些掌镜的“三八红旗手”们终究还是走上了风口浪尖,掀起了狂风骤雨,成为中国最有“权势”的女导演,不是用美貌,而是用镜头迷了众人的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