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378篇
中国共产党   533篇
中国政治   787篇
政治理论   261篇
综合类   6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21年1月18日,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带队到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调研养老人才队伍和老年学科体系建设情况。龚建明一行参观了校企共建上医健康产业学院、养老、康复、护理、生命文化学院等实训室,详细了解了老年福祉学院和生命文化学院学生教育教学情况,听取了学院党委书记邹文开对学院养老人才培养和老年学科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并与教师代表座谈交流。龚建明表示,农工党以推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工作主线,积极履职建言。  相似文献   
72.
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模型(PLS)分析2001—2017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供给对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学科供给对产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供需两端动态平衡有利于提升产业经济贡献率,二者存在"补偿性增长"关系。"现代服务类"与"工程应用类"学科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显著,学科要素投入与人才资本是影响内生性经济增长的两大路径。高等教育学科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保持供需两端动态平衡,增强与现代经济体系相适应学科的有效供给,提升学科要素的配置效能,以创新驱动发展人力资本红利,为产业经济催生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3.
党建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于党的建设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党的长期执政为根本目的一门学问。党建学的构建,其基本内涵与要求包括:赋予党建学独立的一级学科的学科地位、建立独立完整的学术体系、建立自已的独立的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党的建设研究整体演进、党的建设实践不断推进、党不断发展壮大,使得构建新时期的党建学正当其时。宏观层面的指导与重视为党建学的构建提供了保障、解决现实问题的时代需要为党建学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涵、学科传统和研究积累为党建学的构建提供了丰厚的学术积淀,由此都使得党建学的构建成为可能。构建新时期的党建学,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必须扎根中国研究、必须讲好党的故事、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必须深化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4.
社会服务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有的功能,也是其建设的要求。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充分利用学科的理论知识、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等资源优势,结合学科自身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之需,通过理论宣讲、示范点建设、社会调研等平台和载体,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理论宣传服务、为民服务、咨政服务、人才培训服务,构建"四位一体"和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5.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建设"初获独立学科地位,亟待解决学科定位问题,这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重要任务,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的重要部分。在新设"党的建设"二级学科的语境下,要全面解构学科定位的内在意蕴和层次逻辑,系统探究党建学科的定义、定类、定界、定性,以此强化认知自觉,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杨欣烨 《学习月刊》2013,(16):13-14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60年以来我国地名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70年代末 我国地名研究主要以地名标准化为主.开始探讨地名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7.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兴起而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都有着新媒体的印记。高校思政课教学只有利用好新媒体,通过新媒体实现资源整合,才能有效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课程整合”原指不同学科资源的整合,目的是解决不同课程资源的隔阂与分裂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课程整合”是指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根据各门主干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的内在联系,以新媒体为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思政课的整体合力,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78.
《奋斗》2020,(7):F0003-F0003
栗守廉,1947年2月生。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4年起一直在哈尔滨师范学院(今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现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等本硕博课教学工作,任原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博士导师组负责人。并兼任黑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副理事长、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79.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当前,如何由浅入深、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统筹规划思政课教学,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且迫切的理论和实践任务。为此,本刊“教学设计与点评”栏目,特邀学科专家主持组稿、指导评议,开设“一体化教学设计”专栏,与广大读者朋友共享“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