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罗马规约》赋予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的权力,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质疑与担忧,并一度成为拒绝加入《罗马规约》的重要诱因。从检察官自行调查权合理性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入《罗马规约》做一点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2.
《党课》2012,(22):127-127
第67届联合国大会日前经过两轮不记名投票,选举卢旺达、阿根廷、澳大利亚、韩国、卢森堡五国为2013—2014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113.
舒炜 《廉政瞭望》2012,(5):30-31
2012年2月4日。在联合国讨论关于叙利亚有关决议的表决当中,中国投下了反对票,引起轩然大波。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决议拥有否决权。但从过去的历史来看,中国在使用否决权时总是表现得相当慎重,而这次中国为关于一个“经贸和政治来往并不密切”国家的议案说“No”,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14.
在利比亚战争中,以北约为首对利比亚内乱(或内战)的国际干涉是一种强势对弱势的干涉,它体现在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等各个领域。而且与以前相比,这一干涉还呈现出许多新的模式和特点。在政治方面,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干预,虽说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借用"保护责任"或"人道"的幌子,则是第1973号决议的特点;国际刑事法院在利比亚战争中对卡扎菲颁发的逮捕令,预示着国际社会的干涉由政治层面延至司法机构;西方国家对"全国过渡委员会"接二连三的"承认",并单方面决定向该委员会移交利比亚国家被它们在开战后冻结的资产等,都清楚地表明:国际干涉的模式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和变化,并对国际法规则形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115.
联军对利比亚的空袭,看似"堂而皇之"地执行《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以保护利比亚平民不受伤害,但实际行动却违背了该决议的初衷和精神。冲突各方在军事攻击的同时,亦在进行着政治和法律的博弈,该过程中既有对国际法的善意尊重,也有对国际法的恶意利用,但无论博弈的结果如何,"条约必须被遵守"这一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却不容改变,国际法秩序也会在冲击和挑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6.
<正> 1988年12月21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客机在苏格兰南部洛克比镇上空爆炸坠毁,机上259名乘客连同机组人员外加11名当地居民全部丧生。三年后,英美两国要求利比亚将两名被指控涉嫌此事的利比亚人交给英美法庭审判,并表示不排除动用武力的可能性,但遭到利比亚拒绝。1992年1月21日,安理会在英美的推动下通过了731号决议,要求利比亚对英美的要求采取积极合作态度。3月3日,利比亚向国际法院(以下简称法院)起诉,要求国际法院就英美胁迫利比亚交出两名嫌疑犯的行为作出裁决,并要求国际法院采取临时措施以保护利比亚依据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以下简称1971年公约)和一般国际法原则所  相似文献   
117.
在国际组织中,主权平等是一种比例平等。由于安理会否决权制度体现了这种比例平等,因此它符合旨在实现衡平的主权平等原则。而且,安理会否决权还要受主权平等原则的制约,安理会否决权改革尤其要遵循主权平等原则。依据主权平等原则,不能取消否决权,而应监督其行使。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扩大要遵循比例平等原则,但新常任理事国不能拥有否决权。  相似文献   
118.
“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道主义干涉”的理论是主权与人权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国际法上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干涉”及其理论 ,但是 ,《联合国宪章》制定以后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理论被国际法所否定和摒弃。西方学者对“人道主义干涉”的理论存在着二种对立的观点。主张“人道主义干涉”为合法的观点 ,成了西方国家侵犯别国主权、武装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和工具。我国学者普遍否定“人道主义干涉”及其理论 ,但也存在着模糊的观点 ,混淆了与联合国体制下人道主义救援的本质区别。“人道主义干涉” ,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而且是违背国际法的 ,其实质是否定国家主权、干涉别国内政。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的执行行动 ,是对于威胁和平、破坏和平以及侵略行为的应付办法 ,安理会对于严重侵犯人权的国家采取的军事行动 ,其真正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而不是单纯的为了一国的人权问题进行干预 ,更不是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  相似文献   
119.
安理会是联合国下属的主要的负责全球安全事物的组织。本文从联合国取得的伟大功绩和出现的现实问题入手,指出了联合国尤其是安理会改革的迫切性,并找出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和困境,通过利弊权衡发现一条相对切实可行的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120.
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作为一种新的合法使用武力方式,近年来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安理会授权启动在实践中常为大国操纵,授权关卡不断降低,使其授权机制陷入了合法性困境。加之,授权的建议性质、措辞不精准以及授权标准和方式的不明确等因素,使得安理会授权活动过于随性、范围模糊、授权行动缺乏有效的监控。因此,应当通过明示规定授权依据、依法确认安理会的授权自主权、规范授权启动程序、防范授权行动滥用,以确保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功能的正常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