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358篇
中国政治   778篇
政治理论   238篇
综合类   4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本文从学生的智力开发、培养审美修养和创造力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实施人才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已日益显示出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3.
孙湘明 《湖湘论坛》2002,15(3):49-50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观物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着绘画上的散点透视、意念性色彩、抽象性线条,以及俯观仰察的超时空组合。他们在审美理解上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或“意到笔不到”的观念。中国古代美学很少从美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任何语言或文学符号都不会与事物完全对应,要真实理解事物,只能靠领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讲究“神会”、“意趣”、“传神”、“气韵”等。由于主要从心理方面进行阐述,所以便引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解释。正因如此,导致我国古代绘画追求的目的在于“象外之意”的绘画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平 《北京观察》2002,(7):42-45
关于"样板戏" 关于样板戏,我同意我们今天应当"摆脱被利用为'样板'的政治怪圈","以平常心态看它为正常的戏剧作品".但是周良沛同志的文章(以下称周文)断言"剥离开'文革'的政治后,已显出它原本的审美价值."以此来说明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成功,并进一步暗喻表现现代生活是京剧改革的必由之略,这一看法也"可斟酌".现在,我也早已"摆脱"了听到样板戏后"头疼、冷颤的生理反应",可以对它进行冷静的评说了.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的功能不是其他意识形态所能替代的,它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音乐的教育作用,不是耳提面命的说教,而是“寓教于乐”的愉悦教育,让人的最美的一面在娱乐中得到教化、升华。学校音乐教育就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不可估量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刘克奇 《前沿》2006,(7):221-223
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创作而又具有社会性和社会传播与教育功能的审美文化,从古代起,人类社会就非常注重用美术教育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现代社会片面注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审美教育是错误的,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培养美术鉴赏能力和一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于玲玲 《学理论》2010,(5):161-163
通过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审美追求方面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影响,又有教育、家庭的影响,还有当代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努力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正确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郭昭第《审美智慧论》在深入反思传统美学学科困惑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系列摆脱学科困惑的新尝试:一是整合西方美学、中国美学和印度美学资源,尝试构建世界美学的新格局;二是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核心关系,尝试构建和谐美学的新思路;三是抓住一元论与二元论的知识美学与智慧美学的根本分歧,尝试构建智慧美学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王兴盛 《党政论坛》2010,(13):49-5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元化思想观念的交互影响,繁重的工作压力、沉重的角色负担、扑朔迷离的客观环境使领导干部在审美过程中时常出现无视美、歪曲美,或是不分美丑、盲目认同、随波逐流的不良现象,这些都强烈地折射出领导干部审美趋向的迷茫和审美意识的严重缺失。目前,部分领导干部在审美方面存在的诸如价值观念扭曲、人格偏移、意志脆弱、心理倦怠、取向失衡等问题,无不与审美意识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刘文 《求索》2007,(10):189-191
认知诗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而这两个学科则构成当今认知科学的主要内容。认知诗学基于一系列与认知有关的语言结构与语言运用理论,试图把这些理论模型应用于文学文本的研究,以找到能把文学研究与语言和心智研究接通的方法。认知诗学虽然能为具体文本的分析和阐释提供新方法,但认知诗学的主要目的却在于:用于语言研究的认知框架如何可以用于建立语言理论与文学理论之间更密切的相互关系,从而把文学话语放在更宽的意义生产过程之中来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