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盛丽 《实践》2013,(6):53-54
蒙古族妇女的头饰是蒙古族服饰最华彩的部分,历经漫长岁月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它凝结着蒙古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是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现,不仅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民族情感,也融会了超凡的想象力和睿智的设计构思。蒙古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他们把一些劳动和生活用品加以美化,使之成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丽的头饰  相似文献   
32.
周怡 《学理论》2013,(23):267-268
英语电影教学自本世纪以来在非影视专业高校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关于英语电影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语言训练、文化熏陶等的研究纷繁复杂,但就学生电影审美意识的培养研究重视不够。高校英语电影教学审美培养应注意电影范本的选择,教师自身知识面的拓展,电影基础理论内容与形式美的介绍,以及利用电影所反映的文化培养学生评判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33.
文化特殊性与差异性的形成与一定的地域环境分不开。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地势、水文、气候等自然生活条件对文化间差异性的形成往往有着多种影响。中华文化形成于中华大地上,这里地域辽阔,空间地理环境优越,四周都有天然限隔,内部构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这种独特地理单元的构成对于以后中华文化一体性的形成也有着重大影响。我国东西南北间跨度都很大,地形地势非常复杂,自然地理等方面条件相差十分悬殊,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自然也便有了重大差异。而人们习俗的差异必然造成文化及其审美意趣与美学精神的差异。同时,审美意趣与美学精神的差异与认同运动又是地域文化及其审美意识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34.
曲树元 《世纪桥》2014,(8):73-74
中国的城市建设在很多方面走入误区。如果不尽快走出误区,势必在今后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建设中严重影响到我国城市建设质量。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误区蔑视自然蔑视历史蔑视美。如果不去制止这种运动,那么中国的土地将受到极大地浪费和糟蹋,大有不可逆转之势。根深蒂固的"几种意识"是城建走入误区的主要原因。小农意识,赶超意识,错误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35.
郝建东 《学理论》2010,(22):149-150
拟通过对医疗领域医学人才审美意识、审美对象以及美学修养的社会功能进行研究和探讨,发现医疗科学实践中医学人才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揭示美学素养在医学人才教育和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6.
试论编辑的整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臣 《世纪桥》2002,(3):56-58
我们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既要研究其客体,也要对其主体进行研究,还要研究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编辑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也存在着主体和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存在着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运动。编辑主体是指从事编辑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即编辑人员;编辑客体是指在编辑工作中与编辑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现象,即以稿件为核心的编  相似文献   
37.
本文考察了公诉活动作为审美对象的资格并探讨了公诉人的作为审美对象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体现公诉审美意识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38.
经典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音乐美育的重要途径。经典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经典音乐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必须培养综合审美能力,做到审美体验与审美实践相结合,同时,力求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9.
杨光 《湖北宣传》2006,(9):24-24
近些年来,曾经家喻户晓的“刘三姐”几乎被人们淡忘了,而《印象·刘三姐》的打造成功,却使更多的人想起了知道了刘三姐。《印象·刘三姐》是现代审美意识拓展传统人物记忆的一次成功。它启发人们:传统资源可以转化为优势产品,而不是仅仅将其以雕塑或者主题博物馆的方式进行延续。  相似文献   
40.
殷商甲骨文作为汉字系统的最初形态,包含了大量有关艺术活动的文字。这些文字作为商代社会审美意识的图解形式,反映了时人艺术审美活动诸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传达出“艺术”概念尚未独立之前,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相互勾连渗透的原始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